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二卷第三期
刊登日期:2019/06/18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2(3) : e2019020305回上頁

吩坦尼

呂育碩1 黃昭硯  2-4
1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部住院醫師
2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 
3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教部教學型主治醫師
4台灣急重症模擬醫學會副秘書長

1960年Paul Jansen研發出吩坦尼(Fentanyl) 1,不僅作用快速且止痛效果為嗎啡的一百倍。現代醫學上,廣泛用於急性和慢性疼痛,全身和局部麻醉以及急救用藥等。依作用速度可分成兩大類,Rapid-onset Opiod(ROO)不論口服、針劑或舌下等劑型,可快速達到體內治療濃度;Fentanyl transdermal patch(FTP) 則於皮膚緩慢釋放的劑型。

近年來吩坦尼濫用的情況日漸嚴重,據美國研究,2012年至2017年間西維吉尼亞州因藥物濫用而死亡的案例,吩坦尼及其衍生物竄升至所有藥物的第一名,在這五年之間增加了1325%1。此高幅度的成長可歸咎於地下工廠摻假低廉且強數十倍藥性的吩坦尼於街頭常見的毒物中,包含安眠藥、可卡因、嗎啡等等,而濫用者時常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誤用過高劑量而產生毒性反應。藥物來源則因地區性而有所分歧,澳洲、西歐地區多為處方藥物非法挪用,北美東歐則是走私於中國及墨西哥地下工廠製造的產品2。因此,管制吩坦尼也成為近期中美貿易談判桌上的熱門議題。台灣方面,衛服部將其列為第二類管制藥品,只能由食品藥物管理署製藥工廠負責輸出、輸入、製造及販賣,在台灣多為貼片誤用過量的零星個案。

臨床上除了麻醉與止痛的作用外,欣快、鎮定、噁心嘔吐、降低清醒度、頭暈、焦慮等副作用也相當常見,濫用則會有短期失憶、癲癇、肺出血或呼吸抑制等嚴重反應。雖然吩坦尼產生之欣快感程度比傳統嗎啡減弱許多,但麻醉深度強、成本低廉而且作用快速,也因為如此,呼吸抑制可在吸食致死性劑量後兩分鐘內快速發生,相較於嗎啡的起始作用時間約是20至30分鐘。毒物分析及臨床發現,中毒案件多為同時併用多種藥物,造成縮瞳及血壓低等的典型病徵不一定出現。檢驗方面,質譜儀仍是最精準的檢測方法,但因其普及性低及等候時間長而非急診第一選項。免疫分析法卻常無法測得吩坦尼之衍生物,因地下工廠經常更改化學式以規避罰則,縱使美國食藥署也難以將其衍生物分門別類。不典型的臨床症狀及檢測的困難,是目前醫療人員在診斷此類藥物濫用時最大的困境3

臨床處置按照高級毒物救命術原則,首重暢通呼吸道、維持平穩的呼吸及血壓。若病患呼吸抑制或神智不清,都該考慮氧氣支持療法。解毒劑Naloxone可經皮下、肌肉、靜脈注射、吸入或氣管內管內給藥,並遵循越早給予預後越好的準則。劑量則因臨床情況不同而調整,常見的低劑量(0.05mg)給法主要是希望避免因治療而誘發嗎啡戒斷症候群,但此強度不足以逆轉吩坦尼毒性,不建議用於治療臨床中毒病患。常見建議劑量為每二到三分鐘給予0.4到2mg。美國麻州大型觀察型研究指出,至少83%中毒者需要接受兩次靜脈內2mg naloxone才有明顯反應,且低劑量的0.4mg只對15%的病患產生治療效果1。依據2015年美國心臟協會建議,非醫療人員目擊因嗎啡類藥物過量致死的病患,可給予naloxone治療。由於吩坦尼造成的呼吸抑制可在吸食致死性劑量後兩分鐘內快速發生,於台灣急診醫師而言,面對快速且嚴重呼吸抑制的病患,須考慮吩坦尼中毒的可能性,並嘗試給予naloxone治療。

鑒於美國及其他已開發國家吩坦尼濫用日漸盛行,台灣應準備迎接此浪潮的衝擊,尤其是跨部會的合作,包括立法單位、執法單位、公衛體系、社福機構及最前線的醫療人員。以醫師的角度,當開立嗎啡類藥物止痛時,都應全面評估病人身心靈狀態、家庭支持、潛在濫用可能性、使用其獲利的機率或病人的健康識能程度,都可幫助藥物濫用的風險管理。公衛政策上,需建立早期警示系統來篩選可疑濫用者,及後續的戒斷治療,教育方面也應針對不同族群設計適當的教材,例如藥師、傳送人員、病人甚至一般民眾等4。執法單位和社福機構都是改善物質濫用不可取代的環節,負責各方聯繫、安置病患及行政處理等,經濟困境也常是藥物濫用者極需解決的關鍵。最後,位於最前線奮鬥的急診醫師,需定期接受最新的毒藥物教育,並了解政策更新,透過小組經驗分享或模擬醫學教學案例來更瞭解其臨床表徵,提高其診斷的敏銳力,進而提升毒藥癮病患的照護品質4

參考文獻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