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二卷第五期
刊登日期:2019/10/21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2(5) : e2019020506回上頁

國際急診醫學會議簡介(International Emergency Medicine Conferences: Introduction)

李景行  
基隆長庚急診醫學科 

前言

參與國際醫學會議是開拓視野,增進跨國交流合作的好機會,急診相關國際會議眾多,但時間與機會成本有限,如何選擇見仁見智,各有所好,本文介紹6個國際急診醫學會議,謹供各位急診醫師選擇時參考與比較。


急診醫學會議介紹

(1) American College of Emergency Physicians (ACEP) Scientific Assembly (SA)

美國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急診醫學會議,每年10月舉行,為期3天半。同時段內有多場演講與活動進行,精選當今急診最重要與最熱門的題目,課後有回饋問卷,由與會者對課程內容投票把關,每年去蕪存菁後留下的主題與講者絕對經得起考驗,課程主題多元性與講者水準整齊,沒有地雷。為避免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飲或無法親臨與會之憾,可以購買Virtual ACEP補遺珠之憾。ACEP SA同時段中有為期2天的Research Forum,接受全球研究結果摘要投稿,因為稿件眾多所以審稿標準相對其他急診醫學會議嚴格。正式議程前2天舉辦各式工作坊,主題橫跨EMS, disaster, ultrasound, procedure lab, education等,能夠接受市場考驗的付費課程,水準自然不在話下。ACEP SA也是一窺美國急診生態文化的窗口,開幕演講多半邀請急診領域以外的外賓,演說非急診相關主題,是與其他醫學會議相當不同的會議規畫概念。會議第一晚的kickoff party與最後一晚的closing party,通常由美國急診界口袋最深的急診醫師人力派遣公司包下舉辦城市的著名博物館封館同歡,讓與會成員身心一次滿足。美國是全球急診醫學界的領頭羊,住院醫師階段如果只有一次參與國際會議的機會,ACEP SA是唯一推薦。

(2) Society of 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 (SAEM) Annual Meeting

美國第二大的急診醫學會議,每年5月舉行,為期3天。也是同時段多場演講,因為SAEM學會歷史發展的關係,課程內容偏重急診醫學的研究與醫學教育,講者水準同樣整齊少地雷。對投稿的審稿標準也算高,住院醫師階段如果沒能產出原著研究投稿,可以考慮參加SAEM image competition,將臨床上一眼定江山的經典案例投稿;或者將研究構想投稿會議中的Lion’s Den,接受急診研究前輩們的當面指導,這兩條路難度相對研究成果摘要投稿為低,可以做為爭取醫院或科內補助參加會議交通與食宿開支的另外一條路。SAEM歷年來都與廠商保持距離,所以工商服務區規模不如ACEP,開閉幕party中規中矩,沒有博物館封館同歡。

(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ency Medicine (ICEM )

由IFEM(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Emergency Medicine)授權各會員國急診醫學會舉辦,每年6月巡迴全球各國舉行,為期3天半。多線演講同時進行,講題以符合各國急診大眾化需求為主,講者由IFEM各會員國的醫學會推薦,來自全球各地,有時會有口音而不容易理解,也因為每年由各國醫學會輪辦,舉辦經驗、水準、講者口條變化相對ACEP SA與SAEM Annual Meeting較大。研究摘要審稿標準相對寬鬆,有時應該是為了鼓勵全球醫師參加,也體諒急診醫師太忙無法及時投稿,截稿日期會延後。工商服務區以跨國企業的藥商與設備商為主。台灣爭取到2024年ICEM主辦權,能夠在國內參加國際急診醫學會議,是時間與機會成本最低的選擇,也將會是台灣急診界向全球展現實力的大事,需要各位急診醫師多多支持。

(4) European Emergency Medicine Conference

由歐洲急診醫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Emergency Medicine (EuSEM)與主辦會員國的急診醫學會聯合舉辦,每年10月巡迴歐洲各美麗都市舉行,也是多線演講同時進行,講題符合歐洲特色的多元化觀點,因為歐洲各國急診發展差距頗大,內容深度也會調整,可以同時看到急診不同發展階段可能遇到的問題與討論,如何讓歐陸急診發展同中存異、異中求同,是美國國內或國際急診醫學會議所沒有的特色之一。研究摘要審稿標準相對以鼓勵性質為主,有時截稿日期會延後。工商服務區以跨國設備商、藥商為主。開閉幕叫做ceremony不是party,可以看出歐美文化上的不同。

(5) Asian Conference on Emergency Medicine (ACEM)

由Asian Society for Emergency Medicine (ASEM)亞洲急診醫學會授權會員國急診醫學會舉辦,每二年舉辦一次,為期3到4天,多線演講同時進行。研究摘要審稿標準也是以鼓勵性質為主,台灣曾經舉辦過2001與2015兩屆會議,是台灣急診認識區域跨國研究合作夥伴的絕佳機會。下一屆2021年在香港舉辦,與會的時間與機會成本相對較低,各位醫師可以及早規劃。

(6) CODA

這個會議的前身是Social Media and Critical Care (SMACC),搭著社群媒體(Social Media, SoMe)興起的Free Open Access Medical Education (FOAMed)熱潮,利用SoMe跨國協作急重症領域的醫療人員,在沒有國際或國家學會奧援下,2013年於雪梨舉行第一次會議,到2019年已舉辦6屆,每次會議名額都是秒殺,可以當成一個對照於傳統醫學會議的獨特現象來研究。演講進行方式走TED演講風格,講者口條均佳,會議風格獨特鮮明,主題以重症醫療為主,2019年3月回到雪梨舉辦最後一屆。2020年9月將轉型為名為CODA的會議,與新合作夥伴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墨爾本舉辦第一次會議,這個新舊醫學傳播媒體合作模式,將會激盪出甚麼火花,值得期待追蹤。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