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二卷第六期
刊登日期:2019/12/30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2(6) : e2019020604回上頁

氧氣的使用在重症患者治療上的影響

李肇瑞  
高雄長庚 急診部

1885年開始,氧氣被開始用在急救醫療。1在英國,34%救護車傷患、25%急診病患2、以及15%的住院患者3,接受氧氣治療;其中50%~84%之患者,接受過量的氧氣。醫療工作者普片認同氧氣是一種無害治療4,5,6,因此當患者已脫離低血氧狀態時,仍持續給予患者氧氣。3,7,8

雖然適量的氧氣是滴血氧的必要治療9,最近過量氧氣帶來的害處開始被關注,例如肺擴張不全、急性肺部傷害、發炎性細胞激素的分泌、中樞神經毒性、降低心臟輸出、或腦部及冠狀動脈血管收縮。3,10

目前對於各種不同急症的氧氣治療指引病不完整3,11,12,13,14,15,16,17,同時也沒有足夠的實證資料;雖然有少數臨床試驗研究,但結果並沒有充份整合。刺胳針期刊(The Lancet)在2018年發表了一篇統和分析的研究,不同於先前發表的兩篇回顧性文章存在較多的異質性18,19,此篇統和分析聚焦於隨機對照試驗,對於氧氣治療在急性患者的效益和安全性,有更完整的建議。

該系統回顧及統合分析研究,以不限語言的方式,搜尋2017年十月前,比較在成年急性病患大量使用(liberal)和謹慎(conservative)使用氧氣的隨機對照試驗,其範圍涵蓋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MEDLINE、Embase、HealthSTAR、LILACS、PapersFirst、以及WHO International Clinical Trials Registry。收錄針對18歲以上患者,因急性問題需要住院,且接受氧氣治療的相關文章。收住加護單位的患者定義為重症。

氧氣治療分為高低兩組,測量方式含蓋吸入氧氣分率(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 FiO₂)、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aO₂)、動脈血氧飽和度(動脈血液分析)、週邊血氧飽和度(pulse oximeter, SpO₂)。

文章排除未滿18歲的年輕患者、懷孕患者、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精神相關疾病患者、接受體外循環治療之患者、高壓氧治療患者、以及接受非緊急手術之患者。觀察型研究,以及單純比較給氧方式的文章也排除在外。所有資料由兩位審查者獨立審查。

研究結果包含院內死亡、30天內死亡、以及最後追蹤死亡、失能(modified Rankin Scale)、院內感染肺炎、任何一種院內感染、以及住院天數。20

25篇隨機對照試驗,16037位患者納入分析研究,診斷涵蓋敗血症、重症、中風、外傷、心肌梗塞、以及心跳停止。大量氧氣治療組其FiO2中位數為0.52(Range: 0.28~1.00, IQR: 0.39~0.85),謹慎氧氣治療組其FiO2中位數為0.21(Range: 0.21~0.50, IQR: 0.21~0.25)。相較於謹慎的氧氣治療,大量氧氣治療有較高的住院死亡率(RR: 1.21 [CI: 1.03~1.43]),30天死亡率(RR: 1.14 [CI: 1.01~1.29]),以及最常追蹤死亡率(RR: 1.10 [CI: 1.00~1.20])。

建立正確的血氧飽和度治療目標,減少低血氧與高血氧的風險十分重要;根據該系統系回顧統合分析,大量氧氣治療組其週邊血氧濃度[SpO2]中位數為96.4%,(Range: 94.0~99.0%),當該組患者接受大量的氧氣治療後,其死亡風險上升,其風險險同時和使用的氧氣劑量相關。因此SpO2介於94%~96%為合理的氧氣治療目標,此建議和2015澳洲和紐西蘭胸腔學會的建議一致11,氧氣治療以SpO2 96%為限。

雖然高血氧在少部分的研究中曾被提出對於挽救腦部外傷或缺血性腦中風受損的神經元,具有潛在的好處。21,22但在該系統性回顧統和分析中,並無法證明高血氧對於急性傷病後的失能有明顯幫助。高血氧對於降低手術部位的感染有幫助。23疾病管制局16和世界衛生組織18都建議,在術中和術後給予較高的FiO2以減少感染的發生;此研究在於接受緊急手術的患者有類似的發現,但對於其他非手術相關診斷,病無降低感染的發現。

該研究提供了高血氧可能造成生命威脅的良好證據,雖然在大多數的單一隨機分派實驗中,過量氧氣所造成的死亡並不明顯,但整體來說,其平均需要造成一個死亡傷害的數量約為71 (95% CI 37~1000),大量使用氧氣所帶來的可能風險是一個需要重視的醫療衛生課題。

參考文獻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