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三卷第一期
刊登日期:2020/02/27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3(1) : e2020022703回上頁

低體溫與冷氣候傷害

吳奕儒 范程羿 江亭慧 李建璋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

背景與流行病學

近20年來,戶外活動興盛與街友人數上升使得冷傷害個案數顯著提高。報告指出每年發生率約為65.6例/千人,其中95%為凍瘡,3%為失溫,而2%為戰壕足。國內並無流行病學調查。除了不適當的保暖與不足的能量、水分,另外會降低血液循環與代謝與產熱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上腺機能不全、甲狀腺低下會、雷諾氏現象、乾癬,高血壓藥物、吸菸、周邊神經病變、酒精濫用、氣喘都是危險因子。


病態生理機轉

凍傷造成的傷害來自於降溫與回溫的過程。降溫時組織冰晶形成造成小血管栓塞與滯留、細胞損傷與凋亡,回溫後會釋放花生四烯酸促進紅血球與血小板聚集、白血球移行進而形成栓塞,這一連串的反應都會讓組織缺血、壞死,最後形成乾性壞疽 (dry gangrene)。


臨床表現與診斷標準

冷傷害可以分類成非凍傷性冷傷害 (non-freezing cold injury) 與凍傷性冷傷害 (frostbite) ,二者區別在於組織間冰晶的形成。前者因緩慢降溫造成傷害,常見於戰壕。初期刺痛與麻木,外觀蒼白、斑駁、麻痺與無脈搏;回溫幾個小時候會進入充血期 ,伴隨劇痛,近端感覺漸漸回復。兩到三天後,可能會生成水腫與水泡。凍傷性傷害 (frostbite) 根據組織受傷程度分成四級 詳列如表一。冷傷害以臨床診斷為主,影像檢查或抽血對於診斷沒有幫助,但骨掃描或磁振血管攝影可以評估組織受損深度與血管流通性。

表一、凍傷分級

第一級

麻木感,受傷皮膚呈現中央蒼白,周圍紅腫、脫屑與感覺異常。

第二級

紅腫的皮膚內開始產生小水泡。

第三級

全層皮膚組織損傷與壞死。產生出血性水泡 (hemorrhagic blister)

第四級

受凍傷的部位皮膚連同深層組織全部壞死。


區分非凍傷性與凍傷性冷傷害初期有一定難度,且有時兩者並存。判斷以臨床為主如表二。

 

非凍傷性冷傷害

凍傷性冷傷害

暴露溫度

低於 15

低於 0

常見族群

士兵、農夫、登山客

露宿者、登山客、冷凍倉庫工作者

皮膚表現

蒼白、斑駁;鮮少生成水泡

不同分級有不同表現;二、三級會形成水泡

病患表現

以麻木感為主

不同分級有不同表現


治療

低體溫的治療

低體溫需以Swiss Staging System導引治療方向,到院前進行高級心臟救命術及外部復溫。有意識的、無受傷顫抖病人(stage I)可考慮熱飲但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意識不清者(stage II-IV)在不妨礙ACLS及運輸情況下應考慮全身熱絕緣與外部復溫。院外的復溫方式包含移動至溫暖環境、移除濕衣物,化學性、電力性、空調加熱包、熱毯或鋁毯。將熱毯覆於胸,包含鼠蹊及腋下,避免加熱墊造成灼傷。運送前需做熱絕緣。去顫與心臟急救藥物應在28℃以上再考慮。輸液須加溫至38至42°C,生理食鹽水優於乳酸林格液,因低體溫病患無法代謝後者。心臟停止、血循不穩定病患,或小於28°C者需運送至有體外循環的醫學中心。宣告死亡前病患應復溫至37°C。然而當已發生明顯致死的傷害可考慮終止復甦。

凍傷(frostbite)的治療

低體溫治療與脫水優先,接著區分病患為凍傷性或非凍傷性冷傷害。若無組織凍傷證據則當作非凍傷性治療;若凍傷性與非凍傷性同時發生,以前者優先。淺部凍傷需速處理。可嘗試復溫30分鐘,若能症狀可緩解且沒有皮膚變色或感覺異常,則可歸類於淺部凍傷,只需避免進一步低溫傷害。復溫會誘發發炎反應。若再受凍,此過程將加劇。故若有再受凍風險,應避免復溫,應快速送至醫院。快速復溫需在37至39°C的水浴中進行,不需按摩,直到表面變紅或紫、質地柔韌,代表血管收縮已終止,通常需時30至60分鐘。除了有水泡或開放性傷口或蜂窩組織炎,不需使用預防性抗生素。為避免再灌注傷害與止痛,可使NSAIDs,例Ibuprofen (12 mg/kg q12h)直到傷口癒合或手術。Aspirin阻斷對傷口癒合有幫助的prostacyclins不建議使用。蘆薈(al有抑制局部血栓素A2效果。高壓氧多發表於動物實驗,加上周邊神經阻斷可能有效。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血栓溶解是合理選擇,與溶栓劑(tPA)併用可降低微血管血栓風險,二級以上凍傷增加截肢風險,使用tPA則可顯著降低。若病患有三級以上凍傷,在無禁忌症下應在復溫後24小時內給予靜脈或動脈內注射tPA。禁忌症包含:過敏、創傷、凝血功能異常、使用抗凝血劑、三個月內中風病史、血壓大於180/110 mmHg。靜脈與動脈注射的治療效果無顯著差異,惟後者有較多副作用,再灌流後的組織水腫,可能需要進行筋膜切開。交感神經切斷(sympathectomy)用於凍傷治療)在二戰時期被提出,早期手術只建議用於溼壞疽(wet gangrene)和無法控制的感染,否則觀察至自動截肢。水泡的清創沒有一致的證據,乾淨的水泡含有發炎物質,清創可避免深層傷害,反之出血性水泡一般不做處理。其他手術治療包含筋膜切開術與焦痂切開術。

非凍傷性冷傷害的治療

非凍傷性冷傷害的診斷與治療依然是臨床上一大挑戰,由於病理機轉不明,至今沒有一級證據的最佳治療。基本原則是移動至溫暖乾燥環境、將肢體抬高於心臟。若仍在受凍環境中,快速復溫可能進一步傷害,建議37-39°C的緩慢復溫。疼痛治療方面,Amitriptyline (10-75mg)比NSAIDs或類鴉片類藥物有效。可考慮加上pregabalin。早期使用Amitriptyline可減少慢性頑固性疼痛。使用nifedipine, 血管舒張劑和局部類固醇,可能減輕疼痛、促進癒合等,但缺乏對照性研究。Iloprost是合成的prostaglandin I2類似物,是有效的血管舒張劑並可抑制血小板。用於血管痙攣性及凍傷性冷傷害有些成功經驗。與tPA相比,iloprost在一般病房進行,無需放射線暴露,可使用在併有創傷的病人且可在超過24小時時給予。僅管iloprost對於非凍傷性冷傷害早期有緩解症狀的潛力,證據仍不支持長期效果。

表三 低體溫處理流程1



結論

台灣是亞熱帶國家,低體溫病不如中暑常見,但是國際旅遊的興盛,弱勢街友或是老年人的意外失溫,急診醫師還是偶而必須處理相關冷傷害。基本原則就是生命徵象復甦、復溫、傷口處理,與止痛。急診醫師尤其需要熟悉急診室復溫治療的方式,這是醫院其他專業科別必須仰賴急診的初步處置,也是專業發展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Heil K, Thomas R, Robertson G, Porter A, Milner R, Wood A. Freezing and non-freezing cold weather injuries: a systematic review. Br Med Bull 2016;117(1):79-93.
2. Peiris AN, Jaroudi S, Gavin M. Hypothermia. JAMA 2018 27;319(12):1290.
3. Rathjen NA, Shahbodaghi SD, Brown JA. Hypothermia and cold weather injuries. Am Fam Physician 2019;100(11):680-686.
4. Hou Y, Qiao Y, Xiong M, Zhang D, Rao W, Shi C. Hypothermia-rewarming: a double-edged sword? Med Hypotheses. 2019;133:109387.
5. Ionescu AM, Hutchinson S, Ahmad M, Imray C. Potential new treatment for non-freezing cold injury: is Iloprost the way forward? J R Army Med Corps 2017;163(5):361-363.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