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三卷第一期
刊登日期:2020/02/27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3(1) : e2020022705回上頁

淺談減壓症

陳守彥  
林口長庚急診醫學科
林口長庚高壓氧醫學科

近年來,台灣民眾對於戶外活動和極限運動參與的比率逐年上升,舉凡爬山、滑雪、潛水、馬拉松、鐵人三項等,每年的比例都逐年上升。然而極限運動雖然刺激,同時亦伴隨風險。在潛水運動中,最可能發生的意外便是減壓症(Decompression sickness, DCS)。

減壓症最早於西元1843年被發現,當時被稱作沉箱症(caisson disease)。沉箱是一種工程工法,將加壓空氣打入工程空間(如混凝土)中, 將內裡的水分排出,以利施工的一種工程方式。當時參與工程的隧道工人由加壓環境回到正常氣壓時發生症狀因而得名。而後期由於潛水技術的發展,類似的症狀開始出現於潛水者,因此亦稱作潛水夫病。


減壓症如何發生?

當進行水肺潛水(scuba diving)時,潛入深度越深,環境壓力隨之上升,潛水者呼吸著壓縮空氣,根據亨利定律(Henry’s law),加壓空氣中的氧氣與氮氣溶解於血液及組織中的量隨著壓力上升而增加。當回到海平面時,壓力降低導致原本在高壓環境中溶於血液及組織內的氣體不再溶解而形成氣泡。這些氣泡經由堵塞血管、壓迫組織、引起發炎反應等造成症狀。氣泡的量與位置會決定症狀及嚴重程度。


臨床上要如何診斷減壓症?

目前為止並無明確的診斷工具來確診減壓症,因此醫師要診斷減壓症必須要靠清楚的病史與理學檢查來診斷,尤其需要跟其他潛水相關的併發症(如壓力變化造成的氣壓傷, barotrauma等)或其他臨床疾病作區分。清楚了解減壓症的臨床症狀為診斷減壓症的第一步。大部分減壓症病患(75%)在回到海平面1小時內產生症狀,90%的病患多在12小時內發生。

臨床上減壓症分為2型:第一型減壓症(Type I decompression sickness)主要影響的器官為骨骼肌肉系統及皮膚。氣泡產生於關節周遭組織而導致疼痛,疼痛大多於回到水面1小時內發生,在接下來1至2天內逐漸惡化。此種疼痛並不會因為關節活動而惡化,與一般關節發炎不同。好發的關節以肘關節及肩關節為主。皮膚部分最常見在軀幹處產生搔癢症狀,多在30分鐘內自行緩解,少數會造成皮膚紅及類似大理石斑樣(mottling),但多數亦會自行緩解。

只要影響到骨骼肌肉皮膚系統以外的其他器官便歸類到第二型減壓症。其中最常影響的是神經系統(60%)及肺部(5%)。神經系統多以脊髓為主,以胸椎下部及腰椎上部好發,會造成下肢無力、感覺異常、括約肌失調等症狀甚至下肢麻痺。肺部多因氣泡阻礙肺部循環,因而造成胸痛、呼吸喘等症狀。


那些人容易發生減壓症?如何避免減壓症產生?

為了避免減壓症的產生,進行水肺潛水的過程中,當下潛結束要回到水面時,須根據下潛的深度與時間,要進行適當的減壓程序,在回程中不同的深度停留不同時間,讓組織中多餘氣體在上升過程壓力下降時,有時間跟著呼吸排出,才能避免減壓症發生。此外,容易發生減壓症的危險因子有幾個,包含右心至左心的分流(right to left shunt)[如未關閉的卵圓孔(patent foramen ovale)、心房或心室中膈缺損(atrial septal defect,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等],氣泡可能經由分流而直接進入體循環,發生減壓症的機率會增加2到5倍,此類病患不建議潛水活動。此外潛水後進行飛航亦容易因氣壓降低而增加減壓症發生的機率,因此建議在潛水完後,根據潛水的深度與時間,至少休息12小時以上才進行飛航。

另外,會有人問到:自由潛水(free diving)會產生減壓症嗎?自由潛水進行的方式為憋氣後進行下潛,並未在潛行過程中呼吸壓縮空氣,因此不會有多餘氣體因壓力而過度溶解的問題,不會導致減壓症的發生。


如何治療減壓症?

減壓症的治療是盡快進行高壓氧治療,治療時間越快越好,開始治療的時間是預後重要的決定因素,75%以上的病患可完全恢復,但如果治療時間延遲至12小時以上,則會降低完全恢復的機會。但即便病患延遲了治療時間,仍須盡量進行高壓氧治療,不可因延遲而放棄高壓氧的治療。高壓氧治療是在治療過程中加壓,使氣泡重新溶解至組織中,再經過適當的減壓程序使氣體逐漸排出,目前針對減壓症常用的加壓減壓程序為美國海軍治療表6A(US NAVY table 6A)。病患在能夠接受高壓氧治療前,應給予足夠水分及100%氧氣,盡量使病患呈現Tredelneburg姿勢,目的為促進循環,減少氣泡阻礙循環造成缺氧。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