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三卷第三期
刊登日期:2020/06/30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3(3) : e2020030302回上頁

X光片下的灰白,如何利用X光片檢查關節傷害

劉彥宏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急診醫學部

前言

每年都有數以萬計以上的病患因外傷後關節疼痛來至急診就醫,大多數急診醫師會先暸解病患的受傷機轉、相關病史(不要忘記少數扭到後就斷掉骨頭的病患可能是病理性骨折)、受傷位置;然後針對這些疼痛關節進行理學檢查,首先會要求病患是否自己主動活動,若病患無法,才會以被動方式進行關節檢查;接著會以受傷部位為主或是理學檢查異常處進行X光片的檢查。然而並非所有醫師都贊同每個外傷關節都利用X光片作骨折的診斷與否,因為可能造成病患有多餘的放射線暴露,或是增加病患等待時間造成壅塞1。當然,有些時候照完X光片反而可能會造成急診醫師的誤診,根據台北榮總的研究,最常見的誤診前五名分別依序為足部、膝關節、肘關節、手部及腕關節2。這些誤診都可能造成急診室醫師的壓力及法律責任,本文就針對常見的關節部位傷害在臨床思維處置及X光片下的表現進行論述。


陷阱X光片個論

一般來說,骨折在X光片下的判讀不見得簡單,常有誤診的時候。筆者曾在108年底的冬季年會把一些陷阱個案給本會會員判讀,大多數醫師表現不差,但平均診斷率依舊不到80%,因此要利用X光片將所有骨折診斷出來確實不易,更何況有些病患關節疼痛求診,可能並非骨折,而是韌帶斷裂或是肌腱損傷,這必須靠超音波、磁振造影等做為診斷依據。臨床上,直接可以見到斷處者並不難診斷骨折,提醒初學者的是千萬不要只看單一個AP view或是Lateral view,需要兩個甚至利用某些Oblique view來決定是否有骨折的現象;然而,困難的是有些骨折需要綜合病患的病史以及看一些非直接的X光片證據,其中包括:

1. 扯裂性骨折(Avulsion fracture):


44歲男性重訓後右肩疼痛,理學檢查時發現鎖骨尖峰端及右肩疼痛,有骨折嗎?
有的!!看出來了嗎?在肱骨大結節外有個小小的扯裂性骨折。


一般來說,撕裂性骨折發生在劇烈運動時。兒童的韌帶強度通常較骨頭硬度高,因此在此類骨折,較少合併韌帶斷裂;但是成人就可能合併有韌帶的斷裂或是撕裂傷。常見的部位為肘部的肱骨內上髁(medial epicondyle)、腳踝的Tillaux骨折以及坐骨結節處。不過,這類病患因為骨折分離的距離不大,預後不差。值得注意的是,膝關節的十字韌帶斷裂,偶爾也會見到撕裂性骨折。

2. 關節血腫(Hemarthrosis)


55歲男性,摔倒後左肘疼痛,理學檢查左肘腫脹,被動活動時全關節疼痛,有骨折嗎?
有的!!看出來了嗎?在肱骨前有個anterior fat pad sign (sail sign) (黃色區塊),橈骨頭處屬於Mason Type 1 骨折 (紅色箭頭)


通常fat pad隱匿在肱骨前側的冠狀窩(coronoid fossa)和後側的鷹嘴窩(Olecranon fossa)中。正常的肘側面X光片是看不到fat pad的。Fat pad在滑液膜外、關節囊內,當出現關節積液時,fat pad會升高。Fat pad升高通常表示關節內骨折的存在。在成人中這通常是橈骨頭骨折,而在兒童,最常見原因是肱骨上髁(supracondyle)骨折。如果Sail sign出現但看不出骨折處,則應懷疑是隱匿性骨折,此時電腦斷層或是更進一步檢查或許是需要考慮3。基本上Mason Type I屬於無脫位的骨折,採保守療法,急診醫師可以利用超音波定位,將關節中的血液抽出後再以石膏固定,休息兩、三天後可開始活動。有些病人的骨折症狀並不明顯,X光片下找不到骨折的痕跡,此時若發現Sail sign,就應該先石膏固定。經過7~10天後再照一次X光片,此時骨折可能就因為開始產生一些痂痕組織,變得比較明顯可見,再由門診骨科醫師決定要如何後續治療。一樣,值得注意的是,膝關節的十字韌帶斷裂也有機會見到Sail sign出現。

3. 異常的排列(abnormal alignment)

64歲女性,摔倒後右手腕疼痛,外觀明顯腫脹,無法活動,有骨折嗎?有脫臼嗎?
有的!!看出來了嗎?大家應該可以輕而易舉回答出Scaphoid fracture以及Triquetrum fracture,但您看出來這個有Perilunate dislocatio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