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三卷第三期
刊登日期:2020/06/30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3(3) : e2020030314回上頁

體外傷口止血方式之分享

潘美玉1  李佩玲2 林彥克3 陳昭文3 李維哲3
1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專科護理室
2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傷及重症外科
3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創傷後出血為外傷處置的重點,與「可避免死亡」的主要原因。出血部位除了胸腹部、骨盆腔、後腹腔等,「體外出血」也是其中之一,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在急診現場遇到大量體外出血的病人時,應該依循ATLS準則,在確認或處置該病人的呼吸道(airway)與呼吸(breathing)的問題後,若因體外出血導致血壓低、影響循環(circulation)時,須立即處置。一般而言,只要在傷口上施予比血壓更高的壓迫力,血流就會減緩甚至停止。針對此類病人,其處置原則為A(alert)、B(bleeding)、C(compress):

Alert

1. EMT於到院前告知將有大量體外出血病人送往醫院時,應預作準備,並點檢可用資源如點滴、器材等。

2. 現場初級評估後,發現為大量體外出血病人時,應立即尋求協助,必要時啟動外傷小組。

Bleeding

1. 尋找出血點:充分暴露身體各部位,打開或脫掉傷口上的衣物、撥開毛髮、檢視背部,以找尋可能被隱藏或掩蓋的傷口,進而檢查傷口及確認出血點。

2. 尋找並識別危及生命的出血。包括:

(1) 噴射或噴濺狀出血;

(2) 持續性出血;

(3) 血液積聚在長背板、推床床面或地面;

(4) 衣物被血液所浸透;

(5) 傷口敷料被血液浸濕;

(6) 完全或部分手臂或腿部的截肢傷口;

(7) 體外出血之病人呈現意識不清或無意識。

Compress

有多種方法可用以止血,其共同點是施壓於出血的血管,主要方法有:

1. 直接壓迫止血法:

(1) 第一層先使用濕紗覆蓋傷口以保護組織,接著用第二層乾淨敷料蓋住傷口後,用雙手直接施壓。

(2) 手部的壓砸傷、套狀撕脫傷其止血不易,可使用具有彈性的乳膠手套手指部份套住已覆蓋紗布的患處加壓。若多指受傷,將各手指分別先用紗布覆蓋,接著以傷手握多塊紗布,成握狀再外覆蓋紗布,並使用彈性繃帶將整個手部緊密包紮。

(3) 若是手指出血,可在患處手指兩側血管處加壓,比直接壓迫加壓較有效而不疼痛。

2. 直接壓迫止血法合併紗布/止血棉紗填塞:大而深的傷口,可用紗布或含有止血劑(hemostatic agents)的紗布填塞傷口,然後用雙手施加壓力並纏上彈性繃帶,止血效果較只覆蓋紗布好。

3. 使用縫合術/組織黏膠/電燒灼器止血:

(1) 大而深的傷口除了紗布填塞加壓外,也可使用2-0或3-0尼龍線大針縫合。

(2) 手指組織部份缺損時,可將乳膠手套剪成環狀止血帶,套住受傷手指先行加壓減少血流,再使用組織黏膠黏貼或電燒灼器凝固止血,或尼龍線大針縫合。

4. 使用止血帶:若使用上述方式後仍無法止血,或判斷是大動脈的出血,依目前指引,建議使用絞式止血帶。

(1) 使用止血帶時不需去除衣物,直接綁在出血點上方2-3吋(5-7公分)處,通常是使用在四肢的出血,並紀錄開始使用的時間。須注意的是止血帶不可繫在關節處而須在關節上方。也不可用於脖子、肩膀或腹股溝。

(2) 嬰兒或幼兒因為止血帶對其過大,故建議採用直接壓迫止血法。而兒童使用止血帶的方式與成人相同。若無絞式止血帶,可用手量血壓計之壓脈帶替代之,壓力打到200mmHg。亦可使用彈性繃帶,因取得容易,且效果不差。(以上方式每隔15至20分鐘要放鬆15秒)。

(3) 長時間使用止血帶超過90分鐘可能導致缺血、腔室症候群和神經損傷;連續使用超過6小時,則可能導致肢體的喪失。

臨床小訣竅

1. 受傷位置在四肢時,可將傷處提至高於心臟,使血流速度減緩,以利血塊形成進而止血、減少出血量。在抬高患肢時,仍需持續加壓止血。

2. 研究指出,止血點止血法的效果不佳,故2010美國心臟協會與紅十字會已建議不要再繼續使用。

嚴重外傷出血的病患,失血量達總血量20%以上,將產生血液循環不足的情況,失血量達到40%則有生命危險或嚴重併發症。因此若能在第一時間將傷口止血,可降低死亡與不良後果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Spahn DR, Bouillon B, Cerny V, et al. The European guideline on management of major bleeding and coagulopathy following trauma: fifth edition. Crit Care 2019.23:98.
2. Sharon H: Advanced Trauma Life Support 10th ed. New York: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2018.
3. Peter T. &Lenworth J: Guidance for STOP THE BLEED Course
Instructors.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2017.
4. 胡勝川:實用到院前緊急救護。第四版。新北:金名圖書,2016:55-70。
5. 林彥君譯:到院前創傷生命救援。蔡維謀審閱,休克。第七版二刷。台北:台灣愛思唯爾,2017:179-216。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