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三卷第四期
刊登日期:2020/08/24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3(4) : e2020030406回上頁

『為什麼都教不會?』 傳統的培訓方法,會不會只是一場”double blind“ test ?

劉劭穎 翁健瑞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急診醫學科

因為身為教學型主治醫師,會接觸到醫師以及各種不同職類。雖然工作內容不同,但偶爾會聽到大家都會抱怨的同一件事情。

『為什麼都教不會?』

這真是一句耐人尋味的問題。


為何總是訓練成效不彰?

讓我們先從另一個問題開始

『 一般而言,學員們在課後一天,會忘記多少百分比?』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Ebbinghaus’s forgetting curve)

遺忘曲線,一天後會遺忘大約6、7成。雖然後續有各種不同比例的版本,不過都有個共同的趨勢,就是一天內會快速遺忘,然後之後曲線漸緩。

圖一




這樣的結果就說明了,遺忘是很正常的現象。也進一步推論,只靠單一堂課要達到效果是有限的。

如何克服遺忘曲線?
我們可以採取重複刺激的方式。
而後面的刺激不一定要是再上一次課,可以透過不同方式進行,例如social media、工作中提問、或是製作影片供學員有需要時參考。

第二個常聽到的問題是,每個學員都不太一樣。要如何因材施教。
的確不同的學習者有自己比較喜歡或習慣的學習方式。
常見的有聽覺型、視覺型、思考型、肢體操作型。像筆者就比較屬於聽覺型的,喜歡透過音頻來學習。

於是這衍伸出了第二個問題:
『如果我們能提供不同學員,屬於他們自己的學習方式,那不就可以提升學習成效了嗎?』
的確如果能夠選擇,也許不同學員會對自己的學習風格吸收會更好。
原本我也是這樣想,不過後來因為下面兩個原因而打消客製化的念頭。
第一,我們其實不太容易知道每個學員的學習風格。
至於第二點,我們要來介紹一下學習金字塔。


圖二



有關學習金字塔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54年被提出。
主要的概念是,不同的學習方式,會造成不同的學習留存率。雖然有各種不同比例的版本。不過,金字塔最上面,也是最低留存率的,就是單方面聽講的形式,大約只有5%。而也就是比較傳統的上課方式。

而最底層,留存率最高的方式,就是教別人。
從上往下,我們可以發現,從單純的輸入,越往下面,學員輸出的比例越高。這也就是第二個原因。
因為雖然學習風格可能會影響個人學習,不過單純只有輸入,而沒有讓學員輸出,效果還是不太好,只侷限金字塔的上層。
也就是說,要增加成效,也許花心思在設計教學或動讓學員有輸出的機會,會比花心思在針對不同學員的學習風格會更有效也更容易。


那老師們可以怎麼做呢?

雖然聽講留存率低,但也不容易全面被取代。我們可以提供多樣化的刺激,包括輸入跟輸出。
我們可以像是提供buffet自助餐,讓不同學習風格的學員,都有被照顧到的感覺。
雖然他們很喜歡吃某一種食物,但同時也還是會想嚐鮮或需要其他的料理。只吃一種,可能吃一陣子就胃口不好。所以透過不同刺激,讓他們一直保持好胃口,也就比較能提供學習動力。
如果多樣化教學活動在一開始設計有些吃力,也許可以嘗試一些簡單的輸出活動,例如小組討論、創作海報、小組發表等。讓學員能在不同模式中切換。
如果能從一些小的改變開始,那學員就更能投入在課堂中,而不是閉上眼睛。
另外,如果培訓者,了解到有關學習的一些理論跟侷限,就比較能打開眼睛,嘗試加入演講法以外的方式。
然後主管也能夠了解單堂課的效果有限,如果要達成效果,可能還是需要課後間斷地刺激跟提供學員支持。
這樣,也許我們就可以一起讓教學,不再是一場double blind test。期待大家的力量,一起讓急診教學領域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