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四卷第四期
刊登日期:2021/08/30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4(4) : e2021040401回上頁

口腔及臉部局部麻醉技巧介紹

王耀辰 吳孟諭 楊久滕   
台北慈濟醫院 急診醫學科

前言

年輕、焦慮的患者和複雜的臉部撕裂傷常常給急診醫師帶來困難。常規局部麻醉對於可配合的患者和簡單的傷口可能就足夠了,但是局部麻醉劑注射後會扭曲組織平面和傷口邊緣,可能會使撕裂傷的縫合複雜化和對傷口癒合後的美觀度造成問題。因此,臉部神經阻斷術是另一種有效的局部麻醉方法,這是一項經常被急診醫師忽視但非常有用的技能,常使用的臉部神經阻斷術有四種,接著我們將介紹每個區域的解剖結構和執行技巧。

在執行時臉部神經阻斷術有幾個通則和小技巧。在操作神經阻斷術之前必須先評估神經血管,以免在阻斷後無法發現一開始外傷所造成的神經血管損傷;因為血管靠近神經,在注射麻醉劑時應確保反抽;在使用經口內方法去阻斷神經前,必須在口腔粘膜上先使用局部麻醉劑如: 2% lidocaine凝膠,盡可能的用25或27號的小針頭注射以降低不適感。

常見的臉部神經阻斷術有下列四種: 

眶上和滑車上神經阻斷(Supraorbital and supratrochlear nerve blocks)、眶下神經阻斷(Infraorbital nerve block)、頦神經阻斷(Mental nerve block)、耳廓神經阻斷(Auricular block)。

圖 臉部神經支配圖: 眶上神經(紅色)、滑車上神經(棕色)、眶下神經(黃色)和頦神經(藍色


眶上和滑車上神經阻斷術 (Supraorbital and supratrochlear nerve blocks)

麻醉範圍為前額到頭皮邊緣和同側鼻子。眶上神經會和瞳孔在同一條直線上經過眶上孔。滑車上神經則從眶上孔內側5到10毫米處鑽出。因此神經阻斷術的方法為在眉毛上方並與瞳孔對齊的皮下空間中注入2到3毫升的麻醉劑,然後再使用額外的5毫升麻醉劑將針頭指向眉毛內側注入。

眶下神經阻斷術 (Infraorbital nerve block)

麻醉範圍為下眼瞼、內側臉頰、同側鼻子和上唇。眶下神經是從眼眶下方5到10毫米處離開眶下孔,正好是位於上排犬齒(門牙旁的第二顆牙齒)上方。作法分為兩種,其一為先將上排犬齒上方的黏膜充分局部麻醉後並擦乾黏膜;接著將非注射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下眼眶,並用拇指將上唇外翻後,將針頭插入牙齦反摺處,並且向著眶下孔的方向,入針的深度約為入針處到下眼眶距離的一半,注入3至5毫升的麻醉劑;其二為直接定位出眶下孔並將針頭穿過皮膚進行局部麻醉。

頦神經阻斷術 (Mental nerve block)

麻醉範圍為靠近門牙和犬齒的唇黏膜、牙齦和下唇。頦神經分出下牙槽神經,大約位於下排犬齒和第一小臼齒的下方。作法分為兩種,其一為先將口腔黏膜進行局部麻醉後擦乾黏膜,接著翻開下唇,將針頭插入牙齦反摺處,並且向著頦孔的方向,前進約 1 cm,注入3至5毫升的麻醉劑;其二為直接定位出頦孔並將針頭穿過皮膚進行局部麻醉。

耳廓神經阻斷術 (Auricular block)

麻醉範圍為外耳廓,通過阻斷顳耳神經(Auriculotemporal nerve)、枕小神經(Lesser occipital nerve)和耳大神經 (Great auricular nerve) 支配。耳道由迷走神經耳分支(Auricular branch of vagus nerve)所支配,因此不會被此術式麻醉。作法為在耳廓下方的皮下空間,將針插入前上方注入2至3毫升的麻醉劑,再從同一個入針處,將針向後上注入2至3毫升的麻醉劑;接著,在耳朵上方重複一樣的步驟,完成耳廓神經阻斷術。


參考文獻

1. Tintinalli, Judith E: Tintinalli's Emergency Medicine: A Comprehensive Study Guide. Ninth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Education, 2020: 244-245
2. Crystal CS, Blankenship RB. Local anesthetics and peripheral nerve block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005 May;23(2):477-502.
3. Moskovitz JB, Sabatino F. Regional nerve blocks of the face. Emerg Med Clin North Am. 2013 May;31(2):517-27.
4. Dellon AL: Posttraumatic Facial Pain, Dorafshar AH et al. Facial Trauma Surgery, Elsevier, 2020: 493-513.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