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五卷第一期
刊登日期:2022/02/28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5(1) : e2022050111回上頁

化學物質緊急事件應變的馬奇諾防線

林鍵皓1 鄭銘泰1 周維國1 劉鴻傑2 鄭若詩1 林芷君1

1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
2臺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急診醫學部

前言

政府為提昇並強化特殊緊急醫療系統之處理能力,行政院衛生署(現衛生福利部)依據緊急醫療救護法,自2000年起,在全國八個醫學中心,推動毒藥物暨化災急救責任醫院建置,同時為改善化災處理及防護裝備不足之情形,衛生署要求毒藥物暨化災急救責任醫院(以下簡稱毒化災急救責任醫院),充實並強化急診部化災應變能力相關之硬體設備,並加強急救人員對化災應變能力之教育訓練。西元2004年,衛生署輔導全國各區域建置暨推動區域內化學災害醫療應變指揮系統,指定成立『區域毒化災應變協調中心』1:用以強化緊急醫療除污裝備及個人防護設備緊急調度、事件通報與收治傷患準備、區域內毒化災教育訓練等功能,並落實區域內相互支援之標準作業及演練。2008年之後,『區域化災及輻傷醫療協調中心』整合進入『區域緊急醫療應變中心計畫』,延續區域內衛生機關化災及輻傷災害管理,並與環保署系統的毒災應變諮詢中心等應變單位持續合作。然而隨著產業的轉型,包含高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以及區域發展的變化,國內過去十多年來醫療系統應變化災事件,以之前設定和建置的規模及整備來看已逐漸不敷所需。

化災醫療應變的生命之鏈

化災事件萬一有人命的傷亡,緊急醫療系統就有介入的需求,然而人命的救助不能從醫院才開始,而必須從現場業者或傷病患的初期自救、緊急醫療救護系統及化災專責的救災單位的現場處置,到毒化災急救責任醫院的確切治療(圖1)等,一環接著一環,每個單位都要具備化災應變的知識,正確的態度,以及足夠的技術、設施設備與人力,這樣才能保障應變人員的安全,並且挽救人命。具體的行動包含:廠家初期的通報與自救,同時必須誠實地說明可能的化學物質危害,以及執行初期的人員保護與除汙;常規的緊急醫療救護系統必須要能警覺可能的化學物質危害,並且儘早開始現場的隔離與人員保護,協助現場人員進行緊急除汙,並啟動化災專責的救災單位儘速前往現場;化災專責的救災單位在適當的防護裝備下,進行人命的搜救與除汙,接著再由緊急醫療救護系統的人員在適當的防護下,將傷病患送往毒化災急救責任醫院2,進行確切的除汙、救命術與可能的解毒劑使用。這一連串的應變行動,不僅要環環相扣,還必須要依情況彼此互補,如此,才能達到人員與機構安全與人命保存的目標。3

圖1 化災醫療應變的生命之鏈


現況與問題

然而這十幾年來,在每個化災醫療應變生命之鏈的環節,都還有一些不足的部分,如果沒有辦法及時強化,很有可能就會讓敵人穿越亞爾丁森林,擊潰我們的醫療系統,這包含以下幾個面向。

1. 常規緊急醫療救護系統缺乏化災事件初期應變的可行方案

大部分的演習與規畫都假設化災專責救災單位能夠及時到達及主導應變,然而實務上有困難;化災專責救災單位目前在各地區,大多集中於幾個分隊,地理位置上相當分散,往往無法在短時間內抵達現場,即使到達現場後,還是需要時間穿著裝備與架設設備,因此在主力部隊完成整備前,常規的緊急醫療救護系統必須要有預應方案,在保護救災救護人員的前提下,開始隔離與除汙程序,而盡量避免冒進以及不必要的暴露。

2. 毒化災急救責任醫院的認定與強化

目前對於毒化災急救責任醫院的認定與指派尚未有正式的規範,隨著高科技園區的迅速擴張,產業內容的轉型,各地區的風險也逐漸改變,原有規劃之毒化災急救責任醫院是否符合現有的需求,需要進一步研究;也因為缺乏評估與正式的認定公告程序,現有的機制是否符合需要,醫院是否需要增加,該具備哪些能力,都需要重新審視,更重要的是,是否要與現有『急救責任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制度,做一定程度結合,方便與其他單位,尤其是緊急醫療救護系統進一步的偕同運作,是可能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3. 毒化災應變的演習應務實地檢視化災醫療應變生命之鏈中,各單位的偕同運作

過往的化災應變演習,往往著重於技術演練,演習中很少測試大量化災病患的處理,演練也常常是假設在應變資源充足的條件下進行,並且在短時間內將各個單位的工作分開檢視,然而實務上,這生命之鏈的每一環,是有時間的因素在內,單位間如何接力運作以及溝通協調,可能才是問題的關鍵。此外,還可以利用不同種類的演習形式,例如功能性演習,來測試這個生命之鏈中的指揮、調度等重要應變功能。

急診醫學專科的角色

急診醫學專科的範疇包含了到院前緊急醫療救護系統、毒藥物中毒及化災應變以及災難醫學,近年來,也在相關領域有深厚的參與,因此在強化化災醫療應變機制上,急診醫學專科應更積極的參與,可能的方向包含以下幾項:

1. 透過緊急醫療救護系統的參與,醫療指導醫師的協助,協助消防局規劃常規救護單位與化災專責救災單位間運作的機制與銜接,依照現有資源訂定可行的應變程序。

2. 協助醫院建置化災管理的機制與能量,保護醫院、同仁與病人。

3. 協助地方政府衛生局與消防局因地制宜,建置一套合理、可行的化災應變機制。

毒化災急救責任醫院的整備建議

根據Donabedian model,我們可以依照結構面、過程面與結果面來審視醫院目前化災應變的能力與能量(圖2):結構面(3S)強調人力(Staff)、物資設備(Stuff)及設施(Structure)的整備,過程面強調化災應變規劃與內部外部協調合作機制的建立,以及應變計畫的撰寫,而結果面則是教育訓練、演練、演習以及實際案例的檢討等,透過這三個維度的評估與建置,使醫院得以有系統性的完成整備。

圖2 醫院化災應變的能力與能量(Donabedian model)

結語
化災事件對於醫療體系來說,不僅是醫療問題,可能也是醫院營運安全的問題,如果處理不慎,不僅難以挽救傷病患的傷病,還有可能造成醫院營運的中斷,甚至是財務及人命的損失,而急診室首當其衝,很難置身至外,更甚者,這也是急診醫學的專業,其他科別難以置喙,而台灣急診醫學會原有已設置毒藥物暨化災應變委員會及災難應變委員會,擁有眾多專家與豐富的經驗,因此學會應該積極擔任平台,向政府提出專業團體的政策建議,並取得會員共識,考慮將化災應變能力與急救責任醫院分級制度做某些整合,藉以保障急診同仁的安全,防守好這道化災應變中的馬其諾防線,並貢獻專業於醫院與社會。

參考文獻

1. 特殊緊急醫療救護服務」-化災及輻傷醫療區域協調中心計畫書 2006
2. 消防機關配合執行危害性化學品災害搶救指導原則。107/08/07修訂。
3. Decontamination Guidance For Chemical Incidents, The Primary Response Incident Scene Management (PRISM)。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2nd edition。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