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五卷第二期
刊登日期:2022/04/29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5(2) : e2022050205回上頁

當舊問題遇上新觀點-以人工智慧(AI)的方式分析敗血症療程

江定遠1  陳冠甫2

1長庚大學醫學系
2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


敗血症,以及敗血性休克,是急診醫學中不陌生的病症,對於這些病症的描述,也與時俱進。在2016年召開的敗血症與敗血性休克第三次國際共識會議(Sepsis-3)中,兩者獲得了睽違十餘年的重新定義。至於SSC(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指引中,建議事項也是逐年更改。從上述說明,可看出我們對於此病症之看重,以及與時俱進的必要性。

治療敗血症的最佳單一解存在嗎?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其實近來,已經有越來越多不同的聲音,如一些研究證據顯示敗血症異質性頗高,使得不同的亞表現型(sub-phenotype)病患,對於同樣的治療有著不同的反應。此外,個人化醫療概念的興起,探討是否有可能採取因人而異的療程,已是趨勢。而在這個大數據時代,要進行大量的數據處理分析,能勝任這份工作的非AI莫屬。經過數十餘年的發展,AI相關領域已趨於成熟,並分支出各有特色、不同性質的派別。經由AI的協助,即使面對再龐大的資訊,也能井然有序地做出分群、推演、分析預測等事項。以下便來介紹幾份運用AI的方式,來檢視治療敗血症所使用相關療程的研究發現。

因此我們看到了… 

第一份在2020年刊登在Science Report的回溯性研究,主要聚焦在輸液的策略選擇。研究者使用eICU資料庫中,透過sepsis-2[*]的定義篩選出的敗血症病患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工具則奠基於AI演算法中的加強式學習法,這是一種讓機器建立迴圈,讓輸入值與環境值進行循環回饋的互動,以期產出一個最大化累積報酬回應的演算法。由於其演算過程較為隱晦,難以描述處理過程,故這份研究以此方法做為發想,簡化成基於迴歸分析的DTR(Dynamic treatment regimen)模型,能夠協助醫師更清楚決策如何形成。具體操作方法為使用blip function,將選定的諸多生理參數代入計算求得propensity score,並以backward induction的方式依序回推最佳處置。


DTR模型在此研究中,在以每日每公斤40cc為分界定義出liberal與restricted的輸液量後,被用來檢視在敗血症病患接受治療的第一個禮拜中,於分成三階段的第一、三、五天接受的實際輸液量,與模型本身計算出來的理想輸液量做比較,實際處置是否遵從推算建議,以病患的存活時間來做效果評估。經過上述流程,綜合觀察病患輸液量的差異趨勢, 最終作出了病患普遍接受了不適當輸液策略,且此情形有隨著治療階段推進而提升的結論。然而,由於本篇回溯研究是以”反事實”(counterfactual)的方式推論出的輸液策略效果,因此仍需前瞻性研究來做有效的驗證。

附表、病患接受輸液量之實際處置與理想應接受處置的對比人數分布,可看見有不小比例的病患接受不適當的輸液策略

實際接受處置

理想接受處置

Restricted

Liberal

第一天,人數(佔全部比例)

Restricted

10728(47)

5248(23)

Liberal

4410(19.3)

2455(10.7)

第三天,人數(佔全部比例)

Restricted

6994(57.8)

2374(19.6)

Liberal

1737(14.4)

992(8.2)

第五天,人數(佔全部比例)

Restricted

2549(43.1)

1029(17.4)

Liberal

1746(29.5)

595(10.1)

第二篇在2021年刊登在Critical Care的回溯性研究的脈絡大致與前面相同,而研究對象換成敗血性休克患者。研究人員一樣將注意力放在使用不同的治療策略,會對病患的存活情形有何影響。除了同樣使用DTR模型外,由於一開始即認定敗血性休克存在不同子分類,因此在使用DTR模型前,先以finite mixture modeling (FMM)及k-means clustering analysis做了分群的動作,此兩者皆是針對一群資料給出分群結果。最後分出來的五種類別患者,以DTR模型分別計算不同階段的最佳治療量,並以病患存活率為出發,與真實接受的治療情形,包含輸液量與升壓劑,來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若要使不同類別病患的存活表現變好,使用的治療就要對應的作出變動。例如輸液的部分,雖然大方向是輸液量的增加與死亡風險呈現正相關,但不同子分類的接受量各有差異。而升壓劑的劑量給予,在不同分群病患的不同階段,其理想接受量同樣有所差異。隨後分析危險因子,也得到不同分群各有不同的因子影響療程結果,支持初始病症具有子分類的想法。

是故,真相即將揭露?

看完了這兩篇研究,相信各位多多少少能感受到這種做法的神奇之處。但若根據此兩篇研究即下定論,可能還言之過早。我們要思考的是,其中是否有可改進之處,或甚至存在錯誤需要被修正。此處以第一篇研究為例:將存活時間作為效果分析的目標是否力道有些不足,比起延長存活時間,我們應該會更關心較有臨床意義的最終存活率;而治療與存活情形的因果關係,也需再釐清與確認,其本身是因大量輸液導致治療結果不佳,亦或是由於病情推進而不得已選擇大量輸液。推至更普遍的層面,這些被選擇拿來計算的因子,以及模型的建立,其適當性和合理性也得仔細評估,像是蒐集資料的時間間隔長短,以天為單位能不能夠有動態的呈現等。

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是希望,也期待相關研究的產量能夠提升,畢竟這股持續成長,看似潛力無限的AI熱,仍有諸多探索空間,等待你我的發掘。

[*]:依照此篇文章在定義敗血症時的各種敘述,合理懷疑原作者誤植為sepsis-2,實際上應為sepsis-1較為正確。由此或許能衍生出另一個疑問,既然想使用最新方法來進行檢視,為什麼採用較舊的定義?


參考文獻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