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五卷第二期
刊登日期:2022/04/29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5(2) : e2022050207回上頁

本日特餐 – 主廚推薦(Today’s Special, Chef Recommendation)

周紹儒 李宗祐 黃英傑    
嘉義基督教醫院急診部 

大家一定曾在歐美餐廳用餐,正式餐點、不論奢華或是務實,通常有一定的流程。基本上就是開胃菜(appetizers, hors d'oeuvre, or amuse bouche)打頭陣,接下來是主菜(main dish, main course, entrée),最後以甜點(sweet, dessert)來畫下完美句點。今晚,讓我們跳脫這個順序,先上主菜吧!

主菜 (Entrée) 上桌啦

54歲男,急性胸痛,心電圖如下(無既往心電圖可供比較):


有沒有亮點?與菜單上描述能否串連?先吃甚麼呢?

有沒有異常?與他臨床症狀如何對應?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開  胃 (Appetizers)

完整的故事是這樣的 : 二月初某冷冽的清晨,一位54歲男性聯結車司機,凌晨兩點開始工作,兩個小時後突然胸悶、左肩痠痛、冒冷汗。休息後沒有改善,故來急診就診。非常典型急性冠心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表現,不是嗎?入門心電圖如上,當下胸痛持續、病人略顯躁動、不安地翻來翻去……。進一步詢問得知他抽菸,三天前被診斷罹患糖尿病,又是聯結車司機。這些資訊綜合起來明明就是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怎麼心電圖上不見ST elevation or depression,也沒有典型的hyperacute T?低劑量Aspirin、舌下NTG先上,趕快做第二次心電圖吧!

美食滿桌

第二次心電圖如下,此時胸痛已緩解。


第二次心電圖有無異常?跟第一次心電圖有何差異?臨床意義為何?下一步該如何是好?


間隔15分鐘,執行第三次心電圖檢查,結果如下:

與第二次心電圖比較,有任何變化嗎?接下來的計畫呢?


床畔超音波(PoCUS)檢查,看起來心臟收縮良好,沒有局部運動異常(dyskinesia),心包膜腔無積液、肺部也沒有積水,第一套troponin-I 0.006/ng/mL也在正常範圍內。緊急會診值班心臟科醫師,心臟科醫師同意啟動緊急心導管檢查,果然發現冠動脈左前降D2分枝99%狹窄、左迴旋OM2分枝95%狹窄。經導管治療,上述兩顯著狹窄處恢復順暢血流,日後病人順利出院。

甜  點 (Dessert)

心電圖這檢查雖然有些古典,但對於諸多心臟疾病的診斷,比她便宜、方便又無副作用的檢查,好像還是從缺。AMI的診斷,上世紀就結果論述,曾被二分為較嚴重的Q-wave AMI,與相對較輕的non-Q-wave AMI。隨著栓溶治療等打通血路療法的問世,開啟了醫療新世紀,讓此類病患有機會接受足以改變命運的醫療。打通血路的療效固然令人欣慰,但不論是栓溶治療、或是隨後發展並成為今天主流的導管治療,若冠動脈沒有(接近)完全堵塞,不只療效會大打折扣甚至落空,卻依仍要面對治療副作用甚至死亡。為了挑選適合的患者,醫界逐漸採用代表冠動脈急性阻塞的ST波段上升性心肌梗塞(ST-elevation MI; STEMI)與其他的非ST波段上升性心肌梗塞(Non-ST-elevation MI; NSTEMI)。這種分類也是當下緊急醫療院前救護,與抵達醫院後急診-導管室一氣呵成(door-to-balloon; d2b)的急救原則。

然而科學從不完美,其中有一點讓人討厭的就是沒有“放諸四海皆準”。臨床表現加上典型心電圖,固然STEMI的診斷可以很直接,但是還是會遇到假警報;相對的NSTEMI 也不代表絕無急需打通的冠動脈阻塞。回到我們本次案例,臨床表現怎麼看都像急性冠心症,但心電圖除了心率較慢(59 bpm)與房室節節律(junctional rhythm)外,並未見到指標性的ST波段上升或下沉。至於V2、3的T波是否比較“大隻”,因尚未超標、且該病患之前未在本院就診,一時也無法定論。“實體”醫師的價值這時就彰顯出來,急性冠心症的迎賓酒絕無怠慢,隨後第二次心電圖檢查更是不可延誤。

熱情款待下,病患症狀很改善,第二次心電圖也恢復竇性心律、心率56 bpm,胸前導T波看起來也安分許多,然而眼尖的您一定發現與第一次心電圖比較,aVL的T波倒置,且V2-4似乎有輕微的terminal T wave inversion (圖一)。綜合而論,令人擔心這是冠動脈遭血塊阻塞、體內溶栓系統將其溶解、又堵塞的激戰。感謝當晚心臟科值班醫師認同,接受急診醫師的論點,劍及履及地接手執行心導管檢查與治療,團隊合作下得以及時拆除這枚炸彈。

圖一、患者第一次與第二次的心電圖重點比較
除節律更動外,請留意在aVL的T波倒置(紅箭頭)與胸前導T波末段倒置(藍箭頭)。這些變化雖然細微,但代表對映該處冠動脈內的生死搏鬥,切莫忽略。


AMI大部分是因為急性產生的血塊堵塞冠動脈,造成下游缺血(氧)、心肌細胞缺氧、壞死。固然血塊可以一塞塞死、讓病情江河日下,有時候在體內溶栓系統的作用(加上口服抗血小板藥物的幫助),血塊可被溶解、恢復循環。然而即使在這狀況下,血塊很容易再產生、血流再度受阻……。當血管內進行著這反覆的激戰時,病患的症狀就會時好時壞,心電圖也會有動態的變化(圖二)。因此對疑有急性冠心症的病患,縝密的觀察、多做幾次心電圖,相互且前後比對,才是避免延誤診斷與治療的最佳選項。

圖二、急性冠心症時T波動態表現。血管堵塞,對應電極的T波開始變大(hyperacute T)。未緩解,很快ST波段就會上升。心肌細胞開始壞死,病態Q波就會現身。若持續未緩解,Q波越來越大、R波越來越小,數天到數週ST波段雖然漸漸恢復,但是T波將轉為持續倒置。相對的,若血管堵塞很快緩解,T波就會局部或整體倒置(Wellens T pattern A or B),代表該處血流恢復。如果血流不再受阻,數天到數週後T波才會恢復正常。如果患者本來該處的T波倒置,因冠動脈阻塞造成T波上揚,有可能讓T波看似正常(pseudo-normalization)。對於T波的這些動態變化,不可不甚。4


Take home message

急性冠心症是一種動態變化(dynamic)的急病,常需要密切觀察病患,必要時心電圖要多做幾次、並前後比較。

動態T波倒置,不論是末端倒置(Wellens pattern A)或整體倒置(Wellens pattern B),務必考慮冠動脈阻塞後再打通(reperfusion)。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