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五卷第二期
刊登日期:2022/04/29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5(2) : e2022050214回上頁

急診醫師懷孕期間的福祉考量

蔡依倫1  周上琳2 賴婷怡3
1童綜合醫院 急診醫學部
2輔英醫院 急診部
3臺大醫院 急診部

學會政策與建議

根據統計,近年來台灣急診醫師的女性比率逐漸增加,在110年首度超過10%(圖一)1。女醫師在執業生涯中可能會經歷懷孕生產的階段,急診醫學會考量會員福祉,也根據勞基法、性別工作平等法、職業安全衛生法制定了相關政策建議,例如:「妊娠或哺乳期間不於10PM時至6AM之時間內工作」、「分娩或流產前後應停止工作並給予產假」、「子女未滿一歲須親自哺乳者,除規定之休息時間外,應每日另給哺乳時間二次,每次以三十分鐘為度」、「妊娠中及分娩後未滿一年從事危險性或有害性工作,應由安全衛生部門評估風險並進行管理控制」、「任職滿六個月後,於每一子女滿三歲前,可申請育嬰留職停薪」(108年1月19日第十三屆第三次醫師福祉促進小組會議記錄)。


圖一 104-110年急診專科醫師性別分布趨勢(圖表來源:作者自製)

影響胎兒健康的因素

醫護人員的工作可能有些對胎兒健康不利的因素,例如化學物品與麻醉氣體暴露、長時間站立、搬重物、精神壓力、工作時間長和輪班待命,其中研究較多的是工時過長與夜班輪班。日本一個回顧性研究調查了939位不同科別、年齡44±8歲的女醫師發現,懷第一胎時出現先兆性流產或早產者在懷孕前三個月的每週工時顯著高於未出現併發症者。在將年齡、科別與收入列入考量後,相較於每週工時≤40小時者,每週工時≥71小時者先兆性流產的風險是三倍,每週工作51-70小時者早產的風險是2.5倍,每週工作≥71小時者早產的風險是4.2倍2。美國一個前瞻性問卷調查發現14個州7688位年齡為25-42歲的護理師中,懷孕前三個月固定上大夜班(0AM-8AM)者流產的風險是固定上白班者的1.6倍,輪班工作者(不論是否包含大夜班)的流產風險與固定上白班者無顯著差異。即使將班別列入考量,每週工時>40小時者流產的風險仍是每週工作21-40小時者的1.5倍3。2019年的一個統合分析發現,輪班工作者早產的風險是固定上白班者的1.13倍,固定上大夜班者早產與流產的風險分別是固定上白班者的1.21倍和1.23倍,而每週工時>40小時者早產與流產的風險分別是每週工時≤40小時者的1.21倍和1.38倍4。雖然這個統合分析中的62個研究包含不同職業、不同孕期和社經地位的受薪工作婦女,但是綜合以上研究結果可以發現,輪班工作者的早產風險比固定上白班者高,固定上大夜班者早產與流產的風險比固定上白班者高,每週工時>40小時者早產與流產的風險比每週工時≤40小時者高。其中機轉可能是晝夜節律改變與壓力引發了內分泌和胎兒成長的變化(圖二)。


圖二 輪班工作與較長工時影響胎兒健康的可能機制4

主管與同事支持

隨著各種研究證據的出現,醫院職場也更加重視懷孕員工的健康與福祉,例如美國華盛頓大學外科部曾在2008年與2015年分別對院內外科系、內科、神經科和婦產科的住院醫師進行問卷調查,發現2015年女性住院醫師感受到部門主管與住院醫師訓練計畫主持人對懷孕者的支持程度顯著高於2008年。2008年與2015年的女性住院醫師都認為在訓練期間懷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這會為自己帶來一種負面印記(negative stigma)。當被問到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自己是否要在訓練期間生育小孩時,2015年的女性住院醫師顯著比男性住院醫師更在意科內其他住院醫師、主治醫師、訓練計畫主持人和主管的態度5。美國耶魯大學曾對院內外科住院醫師進行訪談,發現女性住院醫師在懷孕時會擔心自己「成為同事的負擔」、「被認為很懶」、「跟同儕相比享有差別待遇」6。可見同事的支持對於懷孕醫師也很重要。台灣目前雖然較缺乏相關研究,但在政策與法令的推動之下,醫院職場文化與福祉觀念也已經逐漸轉變。


結論

急診女醫師的比率逐年增加,急診醫師當中有人懷孕的情況將不再罕見。固定上大夜班、輪班工作和每週工時>40小時者早產或流產的風險較高,因此懷孕女醫師至少在前三個月應盡量固定上白班並維持每週工時≤40小時。懷孕生產是重要的生命歷程,也是職場女性的一大挑戰。除了適當的工作時數與輪班安排,主管與同事的支持也會有助於提升懷孕醫師的健康福祉。


參考文獻
1. 台灣急診醫學會:110年度急診醫學專科醫師執業狀況調查報告
2. Takeuchi M, Rahman M, Ishiguro A, Nomura K. Long working hours and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women physicians survey in Japan.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14 Jul 23;14:245.
3. Whelan EA, Lawson CC, Grajewski B, Hibert EN, Spiegelman D, Rich-Edwards JW. Work schedule during pregnancy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 Epidemiology. 2007 May;18(3):350-5.
4. Cai C, Vandermeer B, Khurana R, et al. The impact of occupational shift work and working hours during pregnancy on health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 J Obstet Gynecol. 2019 Dec;221(6):563-576.
5. Mundschenk MB, Krauss EM, Poppler LH, et al. Resident perceptions on pregnancy during training: 2008 to 2015. Am J Surg. 2016 Oct;212(4):649-659.
6. Sandler BJ, Tackett JJ, Longo WE, Yoo PS. Pregnancy and Parenthood among Surgery Residents: Results of the First Nationwide Survey of General Surgery Residency Program Directors. J Am Coll Surg. 2016 Jun;222(6):1090-6.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