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五卷第二期
刊登日期:2022/04/29
回上頁

快速誘導插管中的使用肌肉鬆弛劑的劑量,你給夠了嗎?

洪家為   蔡適鴻 
三軍總醫院 急診醫學部

快速誘導插管(Rapid Sequence Intubation, RSI),使用目的為減少插管相關的併發症(吸入性肺炎等),提高首次插管成功率,並同時減少病人不適與刺激。在近年急重症醫療領域於各方面的推廣下,已廣為使用並幾乎成為標準流程之一。RSI的重要步驟包含了:(1)重要病史詢問、初步的身體評估和插管器具及相關藥物的準備、(2)依臨床狀況選用麻醉前驅藥物(premedication)、(3)選用鎮靜劑、麻醉誘導藥物、(4)給予神經肌肉鬆弛劑,並在插管後以多種方式確認氣管內管位置。

在RSI步驟中的神經肌肉鬆弛劑的選用上,包含了去極化類的肌肉鬆弛劑succinylcholine以及非去極化藥物vecuronium或rocuronium,若無succinylcholine相關禁忌症可優先考慮選用去極化類肌肉鬆弛劑並依體重給予1.5mg/kg,若臨床評估病人具有succinylcholine的禁忌症(如:惡性高體溫的病史(無論病人或病家)、橫紋肌溶解、高血鉀、腎衰竭、青光眼等),或有較長的肌肉鬆弛需求時,即可選用vecuronium或rocuronium。其中在給予了rocuronium之後,快速的給予20ml的生理食鹽水,可縮短藥物的起始時間。

在非去極化藥物之中的rocuronium劑量建議上,傳統上建議依照理想體重(ideal body weight)給予IV 0.6-1.2mg/kg,然而若使用實際體重作為計算單位外,除了更為直覺外,更可以確保在血行狀態不佳(例如:敗血性休克)時有足夠的藥物在神經肌肉終板發揮作用。

話雖如此,rocuronium於緊急氣道處置的最佳劑量建議僅有有限的證據支持,National Emergency Airway Registry (NEAR)研究團隊使用急診插管病患的登錄資料分析,分析了不同rocuronium劑量與首次插管成功率(First attempt success)的相關性。

NEARS團隊納入的分析對象為:年紀大於14歲,選用肌肉鬆弛劑為rocuronium,並以劑量給予(A)小於1.0、(B)1.0-1.1、(C)1.2-1.3及 (D)大於1.4作為分組比較初次嘗試成功率,對於困難呼吸道的預測因子、急診插管適應症、插管前的血行動力狀態、病人體態等因素則由邏輯迴歸做校正。另外次群組分析的分類上,則以挑管選用的方式(Direct vs Video laryngoscopy)做為分類依據。

團隊最終分析了約8000例使用rocuronium的急診插管患者,並發現以整體初次嘗試成功率而言,使用劑量小於1.0 mg/kg者為88.4%,1.0-1.1 mg/kg者為88.1%,1.2-1.3 mg/kg者為89.7%,若使用劑量為大於等於1.4 mg/kg者則為92.2%。使用邏輯迴歸後的結果更顯示:若選用插管方式為直接喉頭鏡(Direct larynsocopy) 搭配大於1.4mg/kg的藥物劑量,相較於標準劑量 (1.0-1.1mg/kg),校正後的勝算比可達1.9 (95%CI 1.3-2.7)。若使用劑量為小於1.0mg/kg,則校正勝算比則為0.9 (95% CI 0.7-1.2)。次群組分析則顯示:若使用的插管方式為影像式喉頭鏡,各種劑量間則並無成功率的差異(圖一)。

圖一 不同rocuronium劑量之於首次插管成功率之相關性,誤差棒為95%信賴區間
針對使用直接喉頭鏡時不同劑量下成功率的差異,NEARS團隊認為可歸因於低劑量時,欲達到合適的鬆弛程度有較長的作用時間,且可能僅有不完全的鬆弛效果,此皆導致直接喉頭鏡的使用上變得更具挑戰性,反之若是使用影像喉頭鏡,則因其具備較佳的聲門視野(glotic visualization)而使得使用影像喉頭鏡的病患在不同劑量下的成功率並無二致。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團隊也發現若病人在插管前為低血壓的狀態,使用較高劑量,可有更高的成功率(94.9% vs 88.6%)。對於各種不同劑量組別在插管時期(peri-intubation)的併發症、缺氧則並無明顯差異。
綜上所述,若插管時所選用的插管工具為直接喉頭鏡,且臨床情境適用rocuronium時(例如SBP<100 mmHg),可考慮給予較高劑量(1.5mg/kg),非但不會增加插管過程相關的併發症,更可增加首次插管的成功率,在RSI肌肉鬆弛劑劑量的記憶點上更相同於succinylcholine (1.5mg/kg vs 1.5mg/kg)。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