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五卷第三期
刊登日期:2022/06/30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5(3) : e2022050310回上頁

心跳停止經急救復甦後的目標溫控治療與更新

楊志源1 林品安余尚諺3 徐卓聖2 林晏任2,4,5,6 
1彰化縣消防局溪湖分隊
2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暨重症醫學部
3彰化縣消防局田尾分隊
4國立中興大學醫學院
5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
6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對於心跳停止經心肺復甦急救而重新建立自發性循環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後而沒有[有意識的神經學活動](譬如回答問句、對疼痛刺激退縮)的病人,我們不管他最初的心律、地點,會使用目標溫控治療targe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 (TTM)。

目前大家已知的事實有: 發燒是有害的、TTM可以改善存活率和神經學預後,但是最好的TTM溫度(33~37.5C)還沒有共識。以下為目前TTM被大家公認的基本背景知識,及最新大型研究的進展更新。

三個階段(phase)
1. 啟動(initiation)
應該在急診或加護病房盡快實施,包含器材的使用、溫度控制的選擇、啟動的時間點。
器材: 水或空氣循環的墊子或毛毯、血管內的冷卻導管、可以準確控制核心溫度的自動回饋系統。
溫度控制的選擇: 從33~37.5度C都有人選擇,也是目前最大的爭議、研究點!
啟動的時間點: ROSC至之後的小時甚至幾分鐘之內,越早開始對存活者的神經學預後越好。
2. 維持(maintenance)
監測核心溫度core temperature: 核心溫度最接近腦的溫度,黃金標準是量中心靜脈的溫度,但臨床上常用比較非侵襲性的方式,例如肛溫、膀胱溫、食道溫。
鎮靜: 最常用的藥物是Propofol, Fentanyl, Midazolam pump。
監測: 生命徵象、血液生化數值(CBC/DC, Ca, Mg, K, PT/ aPTT , lactate, Troponin-I ),避免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的發生。
持續時間: 至少24小時,有些研究做到48小時,但效果尚不清楚。
3. 再加溫(rewarming)
慢慢地以每小時0.25~0.5C的速度加溫,直到回到正常體溫。慢慢的加溫,不讓快速代謝逆轉、電解質失衡發生,進而避免高血鉀、癲癇、腦水腫發生。回溫之後的48小時,也不要讓發燒發生。
 
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1. 顫抖(shivering): 生理的正常反應,通常用鎮靜藥物來控制。
2. 凝血功能異常和出血(coagulopathy and bleeding): 血小板、凝血因子的功能會大大減弱,有20%的病人會出現出血的狀況。雖然真正失血到需要輸血的是少數,但如果出現無法止血的狀況,需要立即中止TTM
3. 心律不整(arrhythmia): 因為離子通道的傳導變慢,常見的有心搏過慢、QT延長、心肌收縮功能下降。
4. 體液和電解質不平衡(fluid and electrolyte imbalance): 低溫會造成利尿,進而導致體液缺乏(hypovolemia)。常見的電解質不平衡有低血鉀、低血鎂、低血磷。
5. 高血糖(hyperglycemia): 因為低溫會造成胰島素阻抗。
6. 增加感染的風險(increased risk if infection): 因為低溫造成白血球功能下降。
 
療效(efficacy)
目前的隨機對照試驗(RCT)、觀察性研究(observation study)、統合分析(meta-analysis)都顯示目標溫控治療比沒有控制溫度,有較好的存活率、神經學預後。在隨機對照試驗的次分析裡面也發現,剛開始是可以電擊的(shockable rhythm)心律譬如心室顫動或沒有心搏的心室過速(VF or pulseless VT),目標溫度控制的療效明顯是好的。至於剛開始是不可電擊(nonshockable)心律(PEA, Asystole)的病人,目標溫控療法的證據就沒那麼強。
  
最新研究的更新
到院前心跳停止(OHCA)ROSC之後的溫控,低溫(hypothermia)或是正常溫(normothermia)?
1. 2021年6月發表在NEJM的一篇大型隨機對照試驗研究,把1850個病人隨機分配到溫控33度C、和溫控正常溫度(但)小於37.8度C。結果顯示6個月的死亡率,低溫組是50%而正常溫組是48%,完全沒有統計學上的意義。更甚者,這些存活下來的病人裡面,嚴重失能(modified Rankin score大於等於4)的比例,兩組皆是55%,也顯示溫控攝氏33度沒有比溫控正常溫度有較佳的神經學預後。
2. 同樣2021年發表在Springer Nature的一篇統合RCTs的分析,進一步將低溫療法分成攝氏31~32度組、33~34度組、35~36度組、37~37.8度組。相對於攝氏37~37.8度組的存活率,31~32度組勝算比(odds ratio, OR)是1.30, 33~34度組勝算比是1.34, 35~36度組勝算比(odds ratio, OR)是1.44,但他們的信賴區間都跨過1而沒有達到統計學上的意義。反而,發現心律不整的事件在低溫組達到顯著的意義: 相對於攝氏37~37.8度組,33~34度組心律不整的勝算比是1.45,31~32度組心律不整的勝算比是3.58。

結論
對於心跳停止經心肺復甦急救而重新建立自發性循環的病人,溫度控制在小於攝氏37.8度不發燒是有好處的,至於確切控制在幾度,近幾年已經慢慢發現,如果控制太低溫,反而會增加不良事件(例如心律不整)的風險。我們可以按照這個結論調整在臨床上的做法,並時常更新、等待未來更大型且精確的研究為我們解答!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