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五卷第四期
刊登日期:2022/08/29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5(4) : e2022050408回上頁

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

黃漢群  李宗祐 黃英傑
嘉義基督教醫院急診部 

凌晨三點,護理師拿了一張檢傷心電圖給你,你一邊判讀心電圖、一邊以行板的速度邁向這張心電圖的主人……



這是一位體態適中的69歲男性,平和地躺在床上、神情略帶憂慮的女兒正隨侍在側。他委婉地敘述約莫一小時前由睡夢中驚醒,覺得胸口很悶、稍微有點喘不過氣且冒冷汗。這疼痛僅侷限於胸口,沒有延伸到下頷、肩膀或是背後。不多久症狀就自行緩解,不再有甚麼不舒服。自己身體硬朗、一向不看醫師,但在貼心女兒的堅持下,終究還是被拖來急診。病人當下看起來並無疼痛或費力呼吸,皮膚與衣服沒濕,外觀並無明顯異常。他強調目前人好好的,沒有任何不舒服,應該只是做了個噩夢……。資訊系統查不到任何先前於本院就醫的紀錄,身體硬朗之說應該不是吹牛。他真的只是做了噩夢嗎?這張心電圖有沒有異常?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這張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律、心率每分鐘68次,整體看來未見ST波段上升或是心律不整。肢導極aVL的T波倒置,II、III、aVF的ST波段似乎有些許沉陷,胸前導極R波展現(R wave progression)還算正常,但V1的ST波段看起來像盤子倒扣(concave ST segment),T波在V1、V2也呈現雙向(biphasic)波形。根據心電圖變化,病患年紀及症狀,是否病患剛躲過死神第一次的邀請?果真如此,死神是否已經改變主意離開,或還在周邊陰暗處伺機再度出手?


1982年,服務於尼德蘭林堡大學醫院的Wellens醫師等人,發表了在不穩定狹心症病患中的發現。1 報導中提到在收納研究病患群的心電圖,18%胸前導極(V1~V4)呈現雙向性T波。這些病患若只接受藥物治療,75%短期內難逃急性心肌梗塞,通常是廣泛性前壁心肌梗塞。這種心電圖變化其實是反映冠動脈左前降支(LAD)近端因血塊阻塞、造成下游血流完全或接近完全中止,體內自主栓溶系統成功打通血路。雖然下游血流暫時恢復,但該處血管通常存在顯著病變與狹窄,根本問題未解,血塊很容易再度發生並堵塞。第二次發作,幸運之神未必會再眷顧,廣泛性前壁心肌梗塞因而無可避免、甚至因此導致死亡。後人為了紀念這“先知”型的發現,就以Wellens’ syndrome稱呼胸痛已緩解,但心電圖胸前導(通常是V2、V3)呈現雙向或深且倒置T波、警示型的臨床表現。 


患者疑似Wellens’ syndrome,可能潛藏著LAD近端顯著狹窄、且剛經歷生死搏鬥,是不是該立刻會診心臟科醫師?但時值深夜、病患無症狀且一臉祥和,而且會有此類心電圖表現的疾病又不是只有LAD近端顯著狹窄,3,4  值班心臟科醫師被挖起來、天亮可還是要繼續上班的……。天人交戰之時,床畔正在抽血的護理師高叫示警「病人Seizure!」。立刻趕到病床,發現病患神智喪失、手腳不斷地抽搐(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要不要趕快注射鎮定劑呢?


綜合Wellens’ syndrome的臆測,加上眼前正在抽筋,最危險且致命的就是冠動脈再次阻塞、心肌缺氧產生心室性心律不整,導致大腦灌流不足而產生抽搐。因此反射性地檢查脈搏,並且接上並打開生理監視器。病患此時呈現瀕死呼吸,脈搏還沒能確認,監視器就可看到張牙舞爪的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立刻大聲呼叫求助、跳上床開始CPR,並請護理師準備電擊去顫。去顫後看到漂亮的竇性心律,病患脈搏再度摸得到、血壓也很不錯。病患幾分鐘後悠悠的恢復了意識,鈍鈍地說胸口很痛。這時第二張心電圖來到手上:



這張心電圖可以見到高尖的Hyperacute T 波,V3-4的T波也有de Winter T的味道。先前aVL倒置的T波已轉為ST波段上升,II、III、aVF不明顯的ST 沉陷已清晰可見,是心臟科醫師上場的時候了。隨後心導管檢查確認病患LAD近端有83%狹窄與血塊,導管治療含放置三隻支架後,下游恢復順暢血流。病患在加護病房觀察後轉至一般病房,日後神經學狀態完好無損,順利自己步行出院。


Take home message

1. 任何醫療人員對Wellens’ syndrome都必須高度警惕,縱使此類心電圖變化可以有其他原因,但伴隨臨床上曾經心肌缺氧狀的胸痛、隨後緩解,

    就必須慎重考慮近端LAD顯著狹窄併血塊堵塞。即時且適當的檢查與會診,常可救人一命。

2. 面對如癲癇大發作的抽搐(tonic-clonic seizure),必需確認病患循環狀態。畢竟心律不整造成腦缺血,可表現為短暫、

    全身性的抽搐(Adams-Stokes seizures)。若未察覺並電擊去顫,卻將寶貴的救命時間用於準備抗癲癇藥物,並不妥當。

3. 此病例非常幸運的是及時就醫,發生變化時醫療團隊的反應快速且專業。若當初在家沒有告訴家人、翻個身再睡,或雖告知家人、但決定天亮再掛門診,

    大有可能“壽終正寢”。相對的若較晚發生變化、護理師不在身旁抽血;該時段國泰民安、陪伴家屬已進入夢鄉;

    或當時急診壅塞、醫療人員已不堪負荷,是否能喜劇收場,恐是未定之天。




參考文獻
1. Zwaan C, Bär FW, Wellens HJ. Characteristic electrocardiographic pattern indicating a critical stenosis high in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in patients admitted because of impending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Heart J. 1982;103(4 Pt 2):730-6.
2. Rhinehardt J, Brady WJ, Perron AD, Mattu A. Electrocardiographic manifestations of Wellens' syndrome. Am J Emerg Med. 2002;20(7):638-43.
3. Morris N, Howard L. Bet 1: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does Wellens’ sign on the electrocardiograph identify critical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stenosis? Emerg Med J. 2017;34(4):264-6.
4. Thinda N, Ambrose JA, Bhullar A, et al. New precordial T wave inversion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m J Med. 2022;135(4):517-23.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