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五卷第四期
刊登日期:2022/08/29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5(4) : e2022050412回上頁

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HTLS)與戰術戰鬥傷患照顧(TCCC)差異的探討

蘇士雄1  潘師典  姜人瑜3

台南市政府消防局歸仁專救隊1、柳營奇美醫院急診部2、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3

前言

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HTLS)著重在救護技術員在到院前階段對創傷患者所做的創傷評估及處置,並以「XABCDE」模式呈現;而戰術戰傷照顧(TCCC)則是戰鬥部隊執行戰鬥任務時所採取的自救互救的醫療照護,並以「MARCH-PAWS」模式。因作者近期參與國防部衛勤學校TCCC課程,覺得相較於TCCC,PHTLS的現場環境是相對單純且安全,裝備也相對齊全,所以能夠在現場處置及車上照顧兩大主軸上做更完整的評估及處置。而TCCC則必須在優勢火力還擊及找尋適當體掩蔽的前提下,才有餘力執行敵火下救護,進而將傷患移動至後線接續戰術區醫療與戰術後送照顧。

以下針對這兩類型的救護差異進行討論:


差異點探討

兩者救護觀念與技術分析如下:

1. 整體觀念 (如表1)

PHTLS的主要核心觀念為藉由完整的院前照顧,而讓嚴重創傷的患者死亡率降到最低,所以將許多醫院急診能做的處置移到院前來執行,並且配合適當的繞道原則將其送往適合的醫院,減少轉院時間的風險,增加傷患的存活率。TCCC主要的核心觀念為「戰鬥任務」,所有的救護均需以任務為主要考量,在戰鬥人員受傷後,第一時間不是救護而是完成任務,在壓制對方火力下,才能開始進行戰術醫療,在多數傷患的環境下,,並以逆向檢傷及優先救治綠色傷患的方式,期待受輕傷的戰鬥人員再次投入戰場持續作戰,如此不同的核心觀念,衍伸出不一樣的救護環節。

2. 醫療裝備

救護技術員在PHTLS的情境中,於救護車上的標準配備或可攜帶下車的裝備是相當齊全的,第一時間就能執行相當多元的救護技術,以呼吸道的處置為例,就包含復甦姿勢擺位、徒手暢通呼吸道、鼻咽或口咽管放置、抽吸、進階呼吸道如SGA及氣管內管的建立等。而TCCC的指引中,裝備則是依人員的角色及受訓程度分為個人包(JFAK)、戰鬥生存包(CLS bag)以及戰鬥醫療包(CMC Aid bag)隨身攜帶。

3. 救護處置 (如表1)

兩者的救護模式差異不大,都以止血、呼吸道、呼吸、循環的脈絡進行評估及處置,但在頸部保護以及氧氣給予兩大關鍵處置是有差異的。頸椎保護的部分,在戰場上頸椎受傷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多數是槍擊造成頸部的穿刺傷害,除非有墜落的狀況(鈍傷)發生,才會考量頸椎問題。加上戰場上,頸圈非標準配戴裝備,所以評估頸椎相關傷勢在MARCH的流程裡是沒有強調的。氧氣給予的部分,在戰場上,給氧裝置也並非必要裝備,所以在第一時間給氧的機率是相當低的,往往需要至後線的野戰醫院或是軍醫院才能有氧氣的給予,而對於呼吸的問題,僅著重在張力性氣胸及開放性氣胸的處置,也因為器材的問題,所以在呼吸道建立僅給予患者鼻咽,可見其關鍵考量點在於如何在有限器材下避免傷患死亡,而演變出這樣的流程。

4. 心肺功能停止搶救方式

在PHTLS的概念中,心肺功能停止的傷患,應積極給予患者CPR、插管、高濃度氧氣人工呼吸、施打藥物、輸液、找尋可能造成患者失去心跳的原因,如此高品質的搶救,就是希望能第一時間搶救傷患。而TCCC針對心肺功能停止的傷患,必要時僅做CPR,並給予傷患兩邊胸前針刺減壓,若還無法恢復心跳才能結束急救。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未有致命性外傷而心肺功能停止的傷患,張力性氣胸所造成的阻塞性休克相對常見,所以應給予針刺減壓治療在先。而在戰場上,醫療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勢必會有所取捨。可見在專業與有限之間所發生的矛盾。

5. 救護紀錄

在PHTLS院前急救中,所有的傷患均需填寫完整的救護紀錄表,這詳細記載了傷患的相關院前資訊,包含了血壓、血氧、心跳、血糖數值等,這些資訊都可以當作院後急診診療時的參考資訊,也是傷患病例的其中一環,而TCCC,在敵火下照護的戰術考量中,除了簡易型的血氧機外,是無法完整的量測血壓、血糖數值、僅能以脈搏點有無進行填寫,相較資訊完整性是比PHTLS不足,但其主要精神也非完整的資料紀錄,而是有緊急的處置為導向,而相關資訊等撤離到後線野戰醫院後再行進行完整資訊彙整。


表1、兩者救護觀念與技術之差異

科目

到院前創傷救命術(PHTLS)

衛訓中心。戰術戰鬥傷患照顧(TCCC)

應用

環境

到院勤救護勤務(相對安全)

專注於運用生命之鏈救治傷患。

1. 現場處置

2. 車上照護

國軍戰鬥戰線(敵火威脅危險高)

優先完成戰鬥任務下的戰術醫療。

1. 敵火下救護

2. 戰術區醫療

3. 戰術後送照護

口訣

X

Exsanguinating hemorrhage

 

步驟辨識嚴重的大出血。

處置直接加壓止血、必要時打上止血帶。

M

Massive bleeding

 

步驟確認意識、卸除武裝、檢查頸部、腋下、鼠蹊、四肢有無出血、骨盆是否穩固

處置止血帶確認、止血紗布填塞、骨盆固定。

A

Airway & C-spinal restriction

 

步驟辨識呼吸道問題或潛在可能的發展。

處置評估、擺位、抽吸、輔助呼吸道建立、頸圈。

A

Airway management

 

步驟評估患者呼吸、有無鼾音雜音。

處置評估、擺位、鼻咽管放置。

B

Breathing

 

步驟辨識呼吸不足或潛在可能的發展。

處置通氣、給氧、開放性及張力性氣胸處置。

R

Respiratory/Breathing

 

步驟檢查胸部有無傷口/皮下氣腫、胸肋骨是否穩固、背部有無傷口、夾上血氧機。

處置開放性及張力性氣胸處置。

C

Circulation

 

步驟辨識灌流不足及控制輕至中度的出血。

處置靜脈管路建立、輸液(考慮保暖)、骨盆固定。

C

Circulation

 

步驟暴露患處檢視傷口位置,檢查橈動脈。

處置打上確切止血帶、靜脈管路建立、出血點傷口包紮。

D

Disability

 

步驟辨識神經系統功能障礙。

處置創傷性腦損傷(TBI)治療

H

Hypothermia & Head trauma

 

步驟搬運上擔架、保暖、無線電回報、全身檢查、搬運、評估頭部外傷
處置毛毯保暖、包紮固定點進行確保、搬運、眼睛穿刺傷給予眼罩使用,創傷性腦損傷(TBI)治療。

E

Exposure

 

步驟辨識重大的傷害。

處置傷口處置、骨折固定、上長背板及搬運。

 

 

PAWS

PainAntibioticsWoundsSplinting

 

處置給予止痛藥物、抗生素、止血紗布、眼罩、及骨折固定。



結論

隨著國際局勢緊張,TCCC的訓練越來越凸顯其重要性,許多的觀念與想法均與目前主流的PHTLS不同,這主要是因為救護環境造成考量的差異。但主軸均是以創傷救援立場來做演變,雖然是不同的流程,但均未改變止血、呼吸道、呼吸、循環這四大關鍵主軸,彼此的流程中也都有許多值得借鏡學習的觀念,了解彼此的差異,可以讓救護人員在不同環境下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及處置原則,提高急救效能,也提升傷患存活率。





參考文獻

1.台灣急診醫學會/財團法人旺英衛教基金會,PHTLS:到院前創傷救命術(中文版)第九版2020,力大書局。

2.戰術戰鬥傷患照顧(TCCC)課程教材,國防部衛訓中心。

3.姜人瑜、陳建浩,〈國軍戰術戰傷救護發展與精進作法探討研析〉《陸軍後勤季刊》,107年第4期,民國107年11月,頁65。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