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一卷第三期
刊登日期:2018/06/15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1(3) : e2018010312回上頁

社群媒體與住院醫師教學

侯勝文1 周致丞2
1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系
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教學部師資培育中心、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關鍵詞 : Social media、TeachingCurriculum

新一代的住院醫師幾乎是從小就跟著社群媒體長大的,網路上開闊的醫學資源也很多,因此他們或多或少都對於網路醫學資源有一定的掌握能力。但從急診科或是住院醫師訓練計畫負責人(Program Director, PD)眼光看來,到底社群媒體在現代教學上的地位是旁門左道,還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社群媒體的定義其實很廣泛,從部落格podcastFacebookTwitter,以至於Line等等。實務上,台灣每個急診科都有設立群組以方便溝通,如寄送晨會文章,提醒住院醫師手冊是否尚未完成,或是分享上一班留下病患發生曲折變化等,但這些應用其實比較偏向「群體協作」,相對上屬於封閉的科內使用,對於現代講求teamwork的急診來說固然非常重要,但不是本篇的重點。類似的科技運用還包括使用Google hangout、Google DocsZoomAirtableEvernote還有Dropbox等應用,值得將來作為另一個專篇講述。

美國Council of Residency Directors(CORD)的社群媒體委員會於2015推出一份社群媒體建議1,其中認為,採用社群媒體來當做教學的實質內容或手段有以下好處:跨醫院/跨科討論與學習,共享課程資源,以及快速傳播醫學新知。但可能的缺點包括學生過分浪費時間在閱讀較新但尚未有定論的網路文章而忽略了基本教材,或是不經意地於社群網路上洩漏病患隱私造成困擾。但話又說回來,現代的醫師要不斷地成長,本來就會需要社群網路資源與支持,因此住院醫師要如何正確(且不傷身)地使用社群網路,其實也應該是科內教學的一部分,不是嗎?

該文件同時建議各訓練計畫要建立自身的社群媒體用並建立學習內容,並有提到幾個重點分述如下:
1. 上層單位要支持:基於急診科的特殊性質,CORD建議醫院或是醫學院應允許醫師在防火牆內讀取社群網路內容。因為住院醫師上班中遇到類似個案或是困難直接查詢的印象會最深刻,此外,有時沒上班的住院醫師也可以同時學習到難得一見的表現或是知識,或是提供額外的看法。
2. 住院醫師要參與:總醫師們要參與制定並遵守院(科)內的社群媒體使用規範,要能自我管理平台上的內容
3. 要融入急診教學課程:下一段會舉些實際例子
4. 要有教育意義:公開平台上的醫療資訊披露應該要得到病人的同意,封閉平台上的討論則應該限於教育內容,而非拿病患的影像或資料開玩笑。
5. 訓練計畫的公開平台應有聲明表示無法代表上級單位。急診科的公開平台不應該使用個人帳號來維持。平台最好能聲明,討論內容不構成standard of care,且病情不特定指涉任何病人。
6. 對於住院醫師管理的平台,建議有非醫療身分的管理人員(如科秘書)加入一同管理。任何轉貼或是擷取他人文章或影像影片都應該聲明出處
7. 社群網站的專業使用:包括病人隱私保護,不騷擾,不歧視,不明嘲暗諷。任何錯誤都必須快速更正。
8. 套用急診里程碑:社群媒體的使用其實也是住院醫師成長的一部分,里程碑中與社群媒體的使用相關的包括醫學知識、專業價值、當責、實際操作中求進步與科技運用。

實際應用的舉例包括:
•晨會(小組討論,翻轉教室,workshop):可以在facebook上討論,錄製podcast或是vodcast,或預先指定某些社群網路資源作為閱讀材料
•個人主動學習:美國急診規定每個月晨會的總時數可以縮減一個小時,由學生自主學習來取代,但需要滿足某些認證要求。ALiEM AIR系列2就是為了這個需求而開發出來的子網站。
•期刊討論會:科內可以促進討論,科外可以參加知名的網路討論會
•他科來急診輪訓之住院醫師:可以藉由社群媒體提供基本教材給他們,或是反過來由他們提供該專科的意見給急診住院醫師
•病患追蹤:科內設定追蹤專用部落格互相幫忙追蹤病患後續,也可以提供mortality conference或是case之材料
•住院醫師學業成就追蹤:可以利用Google docs讓主治醫師作評估與回饋
•畢業生群組:已經畢業的醫師可以在這個群組內繼續幫忙教育學弟妹
•專科考試專區:可以利用自動化的twitter設定每週問答
•同儕教學:根據某些社群網路文章,住院醫師可以提出問題或是心得分享

最後,CORD指出使用社群媒體教學的困難與阻礙:
1. 上層單位不支持
2. 主治醫師層級不熟悉社群媒體
3. 缺人缺錢缺時間來整合入現有的科內教學
4. 跟主治醫師升等或加薪無關

許多教師擔心的社群媒體的品質,除了上述ALiEM有提供同儕評核過的材料外,另外一個可以用來評估的工具是METRIQ score,只不過這些評分工具是否準確目前並沒有定論3,但還是可以拿來作為選擇時的參考。

社群媒體在現代教育的角色有多重可能性,從知識內容提供、資訊分享平台到個人品牌與學習社群的經營。目前,內容層次的角色,已逐漸受到教師與訓練計畫的重視,未來,更主動地創造與經營學習社群,或許是克服急診工作與學習模式傾向疏離的團隊關係的一帖良方,藉由共同經營專業學習社群的社會聯屬感,提升急診社群的學習動能,從社會情感面促進參與者的學習動機。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