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六卷第三期
刊登日期:2023/06/30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6(3) : e2023060309回上頁

國際及臺灣城市搜救隊發展相關沿革

潘師典1 、王子義2、張博閔2、金大衛3

柳營奇美醫院急診部1、高雄醫學院附設醫院急診部2、消防署特種搜救隊3


國際搜救隊伍發展相關沿革[1,2]

    1980年代,地震重創墨西哥與蘇聯的亞美尼亞,各別造成了超過一萬及兩萬五千人罹難,同時參與援助的國際隊伍於任務後討論發現,災難現場沒有足夠的規範與共通的語言以至於隊伍間無法有效協調與作業,故於1991年在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NU OCHA)之下成立國際搜索救援諮詢小組(INSARAG)1994年發佈第一版的INSARAG指引。在2002年成功通過聯合國大會GA57/150決議,此決議強化了國際搜救(USAR)援助的效益與協調能力,並在隊伍標準與指引、資訊發送與接收、救援途徑權限開通、與協調溝通系統建制等方面有大幅度的進展。2005年首支USAR隊伍通過國際認證(IEC/R)後,這些認證與指引也在歷經每一次的地震救援中不斷的演進與更新,原本僅對重型與中型認證的系統,在2016年也著手討論加入輕型隊伍的認證。2017年成立訊息管理工作小組並實際在2020年貝魯特爆炸事件中第一次運用,令協調作業更順暢。2020年起新冠肺炎大流行也讓USAR更重視隊伍的衛生與防疫措施。至今,2021-2026的策略目標放在國際與國家級隊伍的品質管理及規範、第一線人員作業及概念的本土化、人道救援的彈性應變模式以及促進與發展穩定的夥伴關係和權責分工四個方向上持續精進。

 

INSARAG組織與功能[2,3]

    INSARAG組織結構(如圖一)涵括了全球(藍底)與地區(綠底)等級,整體運作以指導委員會(ISG)為主,其組成由全球首席、秘書長(UN OHCA緊急應變部門的首長擔任)、三個地區的正副首席、經IEC/R認證的隊伍的行動聯絡人、各工作小組的組長們擔任。秘書處位於日內瓦,平時與各國合作及籌備所有INSARAG會議、工作坊、IEC/R認證與培訓活動來驗證許多實際的協議。隊長群組是由經驗豐富的USAR成員組織而成,他們的國內外經驗與建言有助於提高未來地震救援作業能力。各工作小組陸續成立,如IEC/R認證工作小組、醫療工作小組、訊息管理工作小組等。地區則分成三塊,美洲、亞太以及非歐中東地區,每年也都會舉辦活動,藉此強化各地區USAR的應變、確實導入指導委員會制定的政策與方針、以及收集參與國的訊息並提交回指導委員會。



OSOCC的組成與功能[2,3]

    INSARAG主要目的是在促進及協調各USAR隊伍間在地震救援部署的默契與合作。災時整個核心協調系統(如圖二)的順暢運作是至關重要的。現場作業協調中心(OSOCC),主要作為國際USAR隊伍與受災國當地緊急管理機構(LEMA)現場合作、協調與訊息管理的實體空間與溝通平台,此外,其有三個分身即虛擬作業協調中心(VO)、接待及撤離中心(RDC)、以及次級協調中心如搜救隊協調中心(UCC)等。VO是一個非公開的網路訊息管理與交換的中心,也是全球災害警報與協調系統(GDACS)平台的一部分,藉此平台快速得知受災國基本訊息與狀況並將國際援助引入,包含協調USAR隊伍部署、評估需求順序、以及建立OSOCC以利資訊管理等。RDC通常設在受災國的機場作為第一個現場協調站,由第一支抵達的國際隊伍開設,替後續抵達的隊伍進行報到註冊、簡報說明、訊息交換、支援協調等事項。若災區範圍面積過大,則會在多個作業區或是其附近架設UCC以利作業效率,藉由協調管理系統(ICMS)的輔助形成完整的訊息傳遞鍊,USAR隊伍往上層層報告與分析,OSOCC往下關關擬定計畫與說明,來完成預期目標。



USAR的組成與核心能力[2,3,4]

    國際IEC/R認證的隊伍分級有三,重型隊伍為59人以上,並能在兩個獨立作業區連續十天24小時作業;中型隊伍為40人以上,並能在單一作業區連續七天24小時作業;輕型隊伍為18人以上,並能在單一作業區連續三天12小時進行表面搜救作業,不論哪一種分級都皆由指揮、搜索、救援、醫療以及後勤五組組成(如圖三)。「定位、脫困、初期穩定」為USAR隊伍在作業區的核心能力,在如此廣闊的倒塌建築群中找尋眾多生還者並非易事,需要先對整個受災範圍進行廣域評估(ASR1)辨識受災類型、地點及範圍,制定初步計畫,接著實施分區評估(ASR2)以通用代碼表示並辨識出有生還者的區域(worksite triage),再由USAR隊伍執行快速(ASR3)與全面(ASR4)搜救,期間可配合現場民眾與親友的資訊,利用搜救犬偵查、徒手或技術性搜索來定位可能的生還者位置。確認生還者位置後,利用支撐、頂舉、破壞、切割與繩索技術等創造安全路徑以利與患者接觸及完成脫困。在與患者接觸的同時,可開始進行初期穩定直至脫困後交接給前來轉送的單位,初期穩定的能力需包含在局限空間內執行檢傷、評估與監測、呼吸道與呼吸處置、出血控制、管路建立與輸液治療、骨折固定、壓砸傷與燒燙傷處置、止痛鎮靜藥物與抗生素使用、脊椎固定及脫困包裹、環境與負向影響的防護等。為了維持良好的救援效益,作業基地(BoO)的建置與持續運作也同等重要,BoO內的感控、除汙與環境清潔,還有隊伍成員的營養、水分補充、舒壓與健康管理等也都需要醫療組成員參與制定與紀錄。



USAR台灣發展相關沿革[4,5,6]

    1999年的集集大地震重創台灣,大批國際USAR隊伍來台進行人道救援,使政府意識到自我培訓地震救援的重要性,因此陸續在消防署與各縣市成立特搜隊,也不斷在全球重大地震時進行人道救援部署(如圖四),特別在2000年至2011年間。20162018年國內也發生了傷亡慘重的地震,國內各特搜隊也立刻部署救援。



    2018年底消防署聘請英國國際救援隊的專家來台交流,並依IEC/R認證標準來進行36小時不間斷演練之評測,並於2019年完成國家搜救能力分級檢測(NAP)的評核標準修訂,透過分級機制區分輕型、中型、重型三個等級,經書面審查與36小時不間斷實兵演練,針對指揮、搜索、救援、醫療與後勤五大組別進行的評估及審查。自2022年起通過評測的隊伍有台北重型、新北重型、台東中型、與屏東中型搜救隊,台中中型搜救隊也2023年四月通過。此外,每五年一個循環利用演習或訓練機辦理複測。2023年,台灣集結了消防署、台北市、屏東縣與台中市的USAR成員共130人與5隻搜救犬前往土耳其地震災區執行人道救援,兩波次出發共耗時十天(如圖五),實際從國際人道救援中展現「Taiwan Can Help」外,同時也吸收更多的經驗回饋台灣。地震導致的傷亡最常見的原因是建築物倒塌,及早進行搜救是重要的共識,而且搜救行動必然成為國際媒體關注的焦點,多數的立即搜救主要靠的是在地能量,因為國際USAR隊伍抵達時間還是太晚,而且花費驚人,遠超本土的培訓及整備經費。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高危區域),國內USAR隊伍的裝備及培訓精實更有機會拯救倖存者,「怎樣的培訓方式」跟「誰應該接受培訓」將是未來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Timeline: 30 Years of INSARAG

2.  INSARAG GUIDELINES 2020. Volume I - Policy.

3.  INSARAG GUIDELINES 2020. Volume II -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ManualA: Capacity Building. 

4.    台灣急診醫學會,災難醫學。初版。台北市:金名圖書有限公司,2023 ; 284-305

5.    中華民國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特種搜救隊,臺北市政府消防局通過消防署認證重型搜救隊伍。

6.  Rom A, Kelman I. Search without rescue? Evaluating the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response to earthquake disasters. BMJ GlobalHealth 2020;5:e002398. doi:10.1136/ bmjgh-2020-002398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