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好友 登入/註冊
countdown
00 DAY
00 HOUR
00 MIN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二卷第一期
刊登日期:2019/02/01
Taiwan Emergency Medicine Bulletin 2(1) : e2019020106回上頁

病態肥胖與心臟驟停

林哲葦 張志華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

前言

國內成年男性體重過重與肥胖者比率約51%,女性約36%。肥胖要如何定義呢?一般而言,男性腰圍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就算是過重或肥胖。更精確來說,一般成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應維持在18.5-24 kg/m2 之間,BMI超過24為體重過重,超過27為肥胖,27-30為輕度肥胖,30-35為中度肥胖,大於35則為重度肥胖,而BMI大於40稱之為病態肥胖。

病態肥胖的併發症與心臟驟停

因肥胖而併發的常見病症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代謝症候群等等。研究也進一步發現,BMI升高與心因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 SCD)風險增加有正相關1。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分析,當BMI超過25時,每增加一單位,所有原因死亡率的相對風險便增加9%。肥胖引起心因性猝死的因素可能包括心房顫動、心肌梗塞、心肌病變或心臟衰竭等。再者,病態肥胖者若發生心臟驟停,肥胖本身的生理變化也會讓急救變得困難,甚至讓急救存活率下降2,3

病態肥胖增加急救的困難度

(1) 搬運困難:推床太小

一般急診推床承重約150kg,而病態肥胖者體重動不動就超過200kg,因此,建議急診室應隨時備有可承重225kg 的液壓式推床比較安全。病態肥胖者的到院前搬運更傷腦筋,救護車必須使用特殊的擔架才能安全搬運病人。

(2) 血壓測量困難:壓脈帶太小

測量血壓時,一般成年人的手臂式壓脈帶長度22cm或30cm,而病態肥胖者可能會用到長度36cm或42cm的壓脈帶。如果沒有大小合適的壓脈帶,變通方法是盡速建立動脈管路(arterial line)測量動脈壓,或是使用手腕式的壓脈帶及血壓計。

(3) 靜脈注射困難:皮脂太厚

病態肥胖者因皮下脂肪太厚而導致靜脈注射困難。優先考量的救援方法是用超音波導引(echo-guide)建立週邊靜脈路徑,另外,急救當下亦可考慮使用骨內針建立注射路徑。值得注意的是,因為皮下脂肪太厚會阻擋超音波穿透,一般不建議第一時間,尤其是正在急救的時候,選擇置入中央靜脈導管 (CVC)。

(4) 藥物劑量計算困難:體重換算複雜易混淆

一般而言,脂溶性藥物劑量以實際體重(total body weight, TBW)換算,水溶性藥物劑量以理想體重(ideal body weight, IBW)換算,但,也有例外的狀況如:Propofol用IBW計算劑量,而succinylcholine用TBW。抗生素有的是用TBW計算劑量(如 vancomycin),也有用IBW的(如 erythromycin)。因此,病態肥胖者的用藥,最好是經過詳細的藥典查詢或諮詢臨床藥師後再開立。治療期間,除了觀察臨床治療效果外,最好可以監測藥物濃度。若是選擇肌肉注射(IM)藥物,也要注意因針不夠長而將藥物注射到過厚的脂肪層內,而非真正的IM注射。

(5) 影像學檢查困難:體重超出儀器設定標準

標準的電腦斷層(CT)掃描儀的通道寬72cm,承重200kg,也許無法承受病態肥胖者的體型和體重。使用移動式X光機時,輻射能量的相對不足會降低影像品質(照太白)。急救當下常用的超音波可能也無法有效穿透皮下脂肪而失去功效。

(6) 呼吸道插管困難:不適用傳統插管擺位

病態肥胖者插管前之擺位很重要,傳統的 sniff position 並不理想,必須使用 ramped position,做法是將病人上半身用被單墊高成斜坡狀,讓外耳道和胸骨平行、臉和天花板平行。為了避免發生CICV (cannot intubate, cannot ventilate),可以考慮清醒插管 (awake intubation) 或只使用 ketamine 協助插管。另外,研究指出病態肥胖者使用影像式喉頭鏡 (video laryngoscope, VL) 的插管成功率比傳統喉頭鏡(direct laryngoscope, DL)來得高。若真的插不上呼吸管時,記得要趕快求救,最好在插管前就先聯絡好呼吸道專家在旁待命,在專家到達前,則可使用 supraglottic airway(SGA)做救援呼吸道 4,5,6


結論

臨床醫師對於處理嚴重肥胖的病人普遍感到生疏與困難。病態肥胖者發生心臟驟停該如何給予急救,是急診醫師臨床能力的一大挑戰。本文重點式敘述了一些對於病態肥胖者急救時所必須要知道的困難以及解決方式,包括急救前的準備如推床及各種儀器和工具的規格的查核,呼吸道和靜脈管路的建立,藥物劑量的調整,臨床影像儀器種類之選擇等等。此外,急重症單位平時也要做好相關教育訓練,並記得在遇到困難時,立即向專家求助7


參考文獻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