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八卷第五期 點閱次數:92 PDF下載次數:1 藥物流產併發症
蔡宗成、江承漢 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 前言 病患接受人工流產(induced abortion)的常見原因包含:非預期的懷孕、重大先天畸形、懷孕嚴重影響母體健康等。在臺灣,每年估計有約30萬例人工流產。雖然整體併發症發生率低,但急診醫師在臨床上仍需警覺相關病程,及早診斷、處置及轉介。本文將著重於藥物流產以及與incomplete abortion進行探討。 Medical abortion 隨著2000年Mifepristone (RU486)通過FDA的核准,非侵入性的藥物流產逐漸取代傳統的手術流產。常見的流產藥物為Mifepristone與Misoprostol(Cytotec)。Mifepristone 為黃體素拮抗劑,藉由與黃體素受體結合而干擾胚胎與胎盤的發育而誘發妊娠中止。Misoprostol則為前列腺素類似物,使用後會使子宮平滑肌收縮導致胎盤或胚胎組織剝離而中止妊娠。臺灣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妊娠7週內之流產藥物優先選擇Mifepristone合併Misoprostol使用[1]。FDA核准用法為Mifepristone 600 mg口服以中止妊娠,並於48小時後再給予Misoprostol 400μg使胚胎組織剝離,其終止妊娠的成功率可達92-97%且併發症比例相當低[2]。在接受Mifepristone合併Misoprostol中止妊娠後,最常見的副作用為出血,但極少需要手術介入或輸血治療。使用Misoprostol後會造成子宮收縮疼痛,部分運孕婦也會反應頭痛,另外也會造成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症狀。Mifepristone因同時存在糖皮質類固醇拮抗特性,若有慢性腎上腺功能不全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的患者,不應使用Mifepristone進行流產。嚴重的併發症包括不完全流產與子宮大出血,其發生率分別為2%,與0.04%[3][4]。因此,急診醫師若診治接受藥物流產後劇烈腹痛或大出血的孕婦,應優先考慮是否為未診斷的子宮外孕或是異味合併宮內妊娠(Heterotrophic pregnancy)。 Incomplete Abortion Incomplete abortion定義為流產後部分胎盤或胚胎組織殘留於子宮腔內。常見的臨床表現包含:(1)陰道持續或大量出血(2)下腹痛(3)發燒。身體檢查可發現子宮頸開口未關閉,且子宮腫大伴隨壓痛。與單純PID的差異在於子宮腔內是否仍有胚胎組織殘留,因此超音波檢查對鑑別診斷相當重要。常見超音波發現包含:子宮內膜異常增厚、子宮腔內不均質內容物等。 對於此類病人的處置除了廣效型抗生素外,可考慮Misoprostol增加子宮收縮力以利殘餘組織排出。若治療無效則需請婦產科進行子宮刮除術 (D&C)。 急診處置重點: 1. 初步評估:ABCDE、vitals、出血量。 2. 血液檢查:CBC、CRP、視需要sepsis workup。 3. 影像:可藉由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或transvaginal ultrasound確認是否有retained products of conception、abscess或free fluid。但若有陰道出血,未經腹部超音波檢查評估出血風險前,不應進行指診與經陰道超音波檢查。 4. 治療:resuscitation、輸血、抗生素、子宮收縮劑,會診婦產科。 5. 是否需要住院:持續性出血、嚴重感染或需手術。 結論 人工流產在現代為常見婦科處置,整體併發症比例低,但持續子宮出血與不完全流產仍為急診可能遇到的問題。我們應熟悉流產方式、藥物副作用、併發症的典型臨床表現及超音波診斷,並即時給予適當處置或必要之會診以降低病人之morbidity。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