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Taiwan Socie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
本會期刊
台灣急診醫學通訊
第八卷第五期 點閱次數:81 PDF下載次數:3 從案例學習臨床診斷
林朝順 新竹國泰急診醫學科 診斷思路的理論很複雜,目前AI研究雖然有很多突破,但是仍然處於起步階段,無法取代人腦。醫師診斷過程常需要不斷調整、辯證、或比較,因此很難用理論分析,最好的學習法是觀察專家對案例的思考程序,掌握思路的要點。我以下面的例子,說明從案例學習臨床診斷是一種重要手段。 故事段落1-判斷病因的複雜性 60歲男性,計程車司機,主訴發燒、頭痛、頸部僵硬二天,無旅遊史、藥物濫用及接觸結核病人,非同性戀。 過去病史:糖尿病。 身體檢查:血壓120/70mmHg、心跳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氧98%、體溫39.5℃,除了頸部僵硬外,其他都正常。 抽血檢查:WBC:4300/uL、Hb:13g/dL、Neutrophil Seg 71 %,生化正常,CXR無浸潤或小結節。 醫師思路:我必須先排除腦膜炎,如果沒有腦壓升高,會安排脊髓穿刺,病程是急性發作,可能的病因是Meningococcus或pneumococcus,病人白血球只有4300,卻不太像細菌性腦膜炎,是不是因為嚴重敗血症引起的白血球低下?但是目前並無此跡象。Mononucleosis及EB virus也需列入考慮。另外,從病程及病史而言,TB腦膜炎及AIDS可以排在較低可能性。 主編分析:臨床證據充滿矛盾,很難指向某一特定疾病,顯示診斷思路的複雜性及不確定性。 故事段落2-面對不典型表現是急診醫師的日常 脊髓穿刺:WBC:180/ml、20% neutrophil、64% lymphocyte、7% monos、RBC 11/ml、sugar 20mg/dl(正常40-70ms/dl)、protein 300mg/dl(正常15-45mg)、AFB、Gram stain、PCR 、Bacterial Ag、Crytoptococcus Ag test 都是 negative。但是血中HIV test positive。 Brain CT正常。 醫師思路:CSF報告明顯異常,但是可能不是細菌性感染,因為常見致病原pneumococcus很容易在染色時發現,且CSF白血球分類neutrophil只有20%,而meningococcus及Hemophilus及Listeria也少發生在40多歲病人。CSF sugar低,可以排除viral meningitis。這樣的結果看起來TB meningitis須列入考慮,雖然AFS是陰性,免疫功能低的AIDS病人,卻可以表現如此。唯一令我不解的是,病程過於急性,因此還不能完全排除細菌性腦膜炎。 主編分析:兩類可能診斷(細菌性及TB)各有支持之證據,這位急診醫師保持彈性思路以獲得各種可能診斷,很難用快思慢想或各種認知理論歸類其成功診斷模式;因此案例經驗的學習相對重要。即使熟悉多種認知偏差理論,也很難在這個情境下做出正確診斷。 故事段落3-撥雲見日 病人住院後安排MRI檢查,發現胸椎paraspinal abscess,中腦部位有感染訊號,再做一次脊髓穿刺及膿瘍引流證實M.tuberculosis。 最後停掉抗生素,在瀰漫性TB的診斷下持續治療,病人住院一個月後順利出院。 醫師思路:瀰漫性TB的表現,不一定會在CXR、 PCR或脊隨穿刺中尋得證據,診斷的秘訣在於經驗及堅持,在無法確定方向下,我使用更精準的MRI對全身其他部位掃描,以確定是否有TB感染證據,瀰漫性TB的不典型表現在臨床上常見,不要輕易排除這個可能。 結論:傳統的醫學教育在案例討論上,比較會挑選死亡及罹病案例,聚焦在糾正錯誤的思路或治療。然而,診斷思路的訓練,也需要正確的模式做為學習典範,從討論過程中,歸類出好的樣態,以運用在未來的困難案例。建議臨床教育者在挑選討論案例時,應該將成功診斷但無併發症的病例,也作為研究思路的標的。 |